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我国以“先发表后评审”机制促进科技论文创新
2013-10-12    新华网

字体大小:

  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吴晶)青年学者想发表论文,却苦于传统期刊数量少周期长,这是中国学术论文发表机制中一直面临的瓶颈问题。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建设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运营10年来,这种局面正在逐渐扭转。

推荐内容>>教育部科技奖励累计授奖28次 获奖人员逾6万人次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11日对记者介绍说,通过在线论文发表,不仅解决了科研人员论文发表难、学术交流渠道窄的问题,也有助于保护自有知识产权、推动版权更新、促进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李志民的回顾,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时尚未建立学术评价机制,行政部门说谁研究好就把科研经费给谁;到80年代,鉴定评审会如雨后春笋,“你好我好他也好”的同行评价之风开始盛行;到了90年代,又开始比论文数量;到了2000年以后,又开始从数量转向所谓质量,开始注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引用量。然而,这样的评价导致了国家资助的科研成果,没有先在国内同行中交流,中国学者的论文资源绝大部分掌握在国外几家出版集团手上,国内的很多优秀论文首先要用英文发表,而后再由图书馆等机构花高额费用批量买回供国内学者检索阅读。

  “这不仅是对科技资源的双重浪费,也从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控。”负责“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运营工作的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万猛处长说,“中国想成为创新大国,必须拥有自己的、开放的、免费的科研论文发表及共享平台。”

  针对此,2003年开设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设置“先发表后评审”的机制,将半年甚至一年的论文发表时间缩短到7天,依托6万多名的专家资源库,由计算机随机遴选专家进行评审,再借助在线登记的32万名科技工作者,进行同行监督,肃正学术风气。

  李志民指出,通过互联网发表论文,既没有传统学术期刊的门槛,也没有通过发表论文进行职称评定的功利,大量原发的真知灼见将会不断生成,从长远看将促进我国科研水平和论文发表质量的提升。

  据悉,过去10年间,“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每天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由最初的每月50篇扩大到目前每天50篇。

  李志民表示,今后还要根据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将陆续把全国大学学报聚集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学术平台上,目前已经为700多家学报开设了专栏,方便广大科研人员免费查阅。同时,加快建设和完善“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和“中国技术供需在线”等三项服务机制,进一步打造产学研结合链条,全方位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先发后审”利于科技论文创新
· 中国以“先发后审”机制促进科技论文创新
· 关于科技论文的引证和参考文献标注(二)
· 关于科技论文的引证和参考文献标注(一)
· 关于科技论文的作者署名
· 关于科技论文的引言
· 关于科技论文的摘要
· 关于科技论文的题名
· 科技论文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 科技部发布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