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月8月27日,我终于从市自考办领到大学毕业证书。一种成功的喜悦——经过五年奋斗取得的成功,使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我把证书拿给瘫痪在床的父亲看,他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向我微微点点头,表示认可与赞许。
假如一个年轻人或是一个中年人拿到这个本科文凭,确实没有什么可夸耀与称奇的,但我毕竟是个53岁的,即将步入老年行列的学习者。
五年通过14门课程和论文答辩,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来说,没有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有人问我:你学习的动力是什么?我答:父亲的期望和工作的需要。
父亲是个与铁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工人,14岁就上班扳道岔,肚里没有几滴墨水。我的叔父和姑母都赶上新中国成立,考取了大学。尤其是姑母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医学院(后改名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分到沈阳军区总医院,成了一名口腔医学专家。父亲一辈子没有多少文化,留下终身遗憾,于是就把大学梦寄托在我身上。所以读高中时我就拼命地学,想考上大学,让父亲也高兴高兴。然而,由于那人所共知的原因,我的大学梦破灭了。1966年6月停课闹革命,然后又下乡插队。等到从农村返登上中学讲台时,已经是胡子拉茬一把年纪了。
一登上讲台,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高二文化水平教初中,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倒挂”,总有捉襟见肘的尴尬。尤其是“三中全会”后,教育也逐步走向正规,就更感到教学上力不从心。于是盲目地读起“刊大”、“培大”……文凭是拿了好几个,可一个都不顶用。后来,终于狠下心来,费尽周折报名参加1985年的成人高考,被某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录取时已是37岁,等拿到专科文凭时,已届“不惑”之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专科知识又不够用了,而我就读的那所成人教育学院又没续办本科。怎么办?别无它路,只有参加自学考试。而这时我已年近半百。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我“脑子有毛病”“自找苦吃”。而只有瘫痪在床的老父亲支持我:“学吧,知识什么时候都有用。”父亲的鼓励促使我报名参加自考。
可一进考场,我傻眼了,几乎是清一色的小青年,和我的儿女是同龄人。我进考场,他们还以为我是考务人员呢。当我这个满头白发,一脸络腮胡子的老朽找到自己的座位时,考生都投来惊异的目光,弄得我窘迫不堪。在答卷时,我听到两位监考的女孩子窃窃私语:“这老汉可有点岁数了,受这罪,不知图啥?”“这老汉肯定当爷爷了!”……
我吸取这次教训,后来每次参考前都要染头发,刮胡子,尽量使自己年轻些,缩小与其他考生的差距,减少考场上的干扰,保证全神贯注地答题——十四门课,我就这么一门一门地拿下来了。尽管有挫折和失败,但都被我战胜了通过对知识的不懈追求,诠释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完成本科学业时,我获得无法述说的自我满足感,一个崭新的世界正面对着我,我体会到成功的感觉。我相信,知识什么时候都有用,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17日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