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改革
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内地高校生源竞争的转变
2008-04-21    熊丙奇

字体大小:

  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宣传季节又来到了。4月19日,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东华大学等高校校园开放日暨招生咨询会同时举行,北大、清华、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都在交大同时摆出展台,宣传2008年的最新招生计划。京沪港澳名校推出加分、扩招、奖学金等各类优惠措施,在上海展开生源争夺战。(4月20日《东方早报》)

  毫无疑问,高校间展开生源争夺,这是高校竞争意识的表现。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也十分乐于看到这种情况,无论是加分、扩招、奖学金优惠,都使他们在选择学校时有了更大的空间。

  而分析各家高校的生源争夺策略,却有诸多不同。对于北大、清华来说,在上海地区招生,每年放在“零志愿”,先于提前批、第一批高校录取,因此本身就在内地高校集中招生中占有优势。由于这一优势,北大、清华在上海招生的学生,分数往往高出其他高校不少,面对这一好生源势头,这两所学校多年来一直在上海增投招生名额。对此,学生欢迎、家长欢迎,但其他高校并不一定乐意。从某种程度上说,北大、清华在上海地区的招生竞争优势,除了其本身在国内的办学地位与声誉外,更是沾了“零志愿”的光。在内地其他地方,此两所学校大多放在第一批,就无法获得在上海这么好的生源,在有些实行传统等第志愿填报的地方,录取分数线有时甚至在一本线边缘。

  上海本地的高校,在集中录取中,采取的方式大多是加分优惠方式,即对选报自己学校的优秀考生,承诺在投挡进该校后加分排序录取,以便考生在专业志愿选择上具有优势,这可以吸引一些考生报考。在吸引优秀生源报考时,内地高校大多不采用奖学金的方式,因为这种奖学金对于尚没有把握考进该校的学生来说,还不到考虑的时候。

  相对来说,香港地区的高校,则更多利用包括奖学金在内的教育服务来吸引考生。香港地区的高校,除了安排在提前批招生的中文大学、城市大学之外,其他学校属于自主招生,考生在拿到这些自主招生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情况,作出取舍。如果条件符合自己的需要,可以确认去香港地区的大学读书,反之则可以放弃香港地区的高校,再进入内地集中录取程序。也就是说,奖学金是考生可以用来作出选择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在集中录取制度中,高校能够用以吸引生源的方式,主要集中于录取时间和录取政策。录取时间(录取批次)越靠前,获得优质生源的可能越大,因为考生填报了这些学校而没有考进这些学校,还可以有以后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机会,因此考生会更乐于填报;学校提供的录取加分政策越优惠,在把分数作为重要录取依据的集中录取政策中,显然越是对考生报考具有导向作用。

  但是,无论是录取时间(批次)提前,还是提供录取优惠政策,在当前都面临公平的质疑。录取批次的划分使高校之间面临不平等生源竞争,越是录取批次靠后的学校,越难录取到好学生,高职高专在各地均放在最后一批,就被认为是招生歧视;近年来,不少高校在高考生源争夺中,努力争取录取时间(批次)提前,就是出于这种录取规则考虑。至于学校提供的加分录取优惠政策,从积极角度说,是为了体现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而从消极角度说,则成为考生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甚至成为部分学校滋生招生腐败的土壤。为公平起见,近年来,有的高校甚至已经在舆论的呼吁中,取消了学校加分优惠。

  只有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才能把高校的生源竞争,从录取时间、录取优惠政策的比拼,转为教育服务、教育质量的竞争。谁提供的教育服务优、教育质量高,谁就会获得考生的青睐,这样的竞争,能促使高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高办学质量。

  从这个角度看,国内高考录取制度应该为高校进行以自主招生为导向的生源竞争创造条件。否则,按目前学校的“地位”、“层次”划分录取批次、安排不同时间录取,用录取加分来吸引考生,无法对学校的教育服务、教育质量构成压力。这会使内地高校在内地招生时,依旧具有优势,并受这种优势的迷惑而不思进取。一个直接的后果便是,内地高校在面对境外高校的自主招生竞争时,失去竞争力、处于劣势。从长远看,这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形成国际竞争力。(来源:东方早报)

  相关新闻

  港澳京沪名校抛出优惠政策吸引上海生源     

  北大清华计划在沪招生75人 今年分别招生44人和31人 

  北大清华招生说明    

  北大:44人,其中文科20人、理科24人44人只是参加高考的统招计划,此前北大已在沪通过保送生、特长生、自主招生等录取了100多人。

  清华:31人,其中文科6人,理科25人目前清华在沪免试生、加分进档自主招生考生及特长生同样也已录取100多人,由于上海生源质量高,清华每年实际录取时都会增加名额。    

  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宣传季节又来到了。昨天,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东华大学等高校校园开放日暨招生咨询会同步召开,北大、清华、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都在交大同时摆出展台,宣传2008年的最新招生计划。

  热闹的校园开放日标志着上海地区高考招生宣传大幕全面启动。京沪港澳名校推出加分、扩招、奖学金等各类优惠政策在上海展开生源争夺战。

  北大清华酝酿继续扩招

  北大2008年在沪招生计划是44人,其中文科20人、理科24人,相比去年理科30人,文科22人共52人的总招生计划,人数有所减少。

  北大上海招生组组长林纯镇教授强调,44人只是参加高考的统招计划,此前北大已在沪通过保送生、特长生、自主招生等录取了100多人,尤其是享受高考成绩加30分自主招生优惠名额,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先按实际考分录取,如他的考分能进入第一志愿专业,则属正常录取,占用该专业计划名额,如果不能,则加分起到作用,不占用44人的计划名额。由于考生报名踊跃,北大历年都会在沪增加招生计划。今年应该也会同样扩招。

  清华大学今年在上海的招生计划为31人,其中文科6人,理科25人,相比于去年的32人招生计划,今年计划数也少了一人。

  目前清华在沪免试生、加分进档自主招生考生及特长生同样也已录取100多人,清华大学上海招生组负责人李强表示,由于上海地区生源质量高,清华大学每年实际录取时都会增加名额,今年应该也会延续往年的情况,继续扩招。

  香港大学开放医学专业

  昨天,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高校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同,以医科闻名的香港大学今年首次对内地生开放医学专业,港大招生组负责人介绍,今年内地招生计划约为250-300人,与去年基本持平。香港大学学费约为每年10万港元,生活费约4万港元,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高达45万港元。

  香港城市大学列入高考提前批招生,今年在沪招生计划是21人,比去年招生计划增加1人,如获得一等奖学金,学费全免,香港城市大学2008年入学一年级新生学费为7万港元。

  澳门高校学费小幅上扬

  昨天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也在交大设立展台,相比香港高校,澳门高校学费低廉,如澳门大学学士学位课程的学费是每年澳门币26800元,约合港元26047,生活费是每年澳门币10000元,约合港元9719,澳门大学招生负责人表示,相比去年,今年学费略涨1000多元(澳门币),澳门科技大学学费上涨约5000元(澳门币)。

  学费略有上扬一方面是跟随物价的水平进行的常规性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应对人民币的升值。澳门高校表示,内地学生到澳门求学和当地学生享受同等的学费标准,这一点对内地学生最具吸引力。    

  ◇专家提醒    

  填志愿可参考历年录取分数线    

  今年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对于高校和考生而言都是新挑战,位育中学的小仲同学表示填报的志愿已选择好,零志愿填报清华,一本志愿填报中国人大、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师大和浙江大学,由于报考外地高校可以加20分投档,这对自己比较有吸引力。专家表示,今年实行平行志愿新政,历年的录取分数线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不过各校的录取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差距将缩小,因此考生应该参考各校历年录取分数线的中位段,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合理进行志愿填报。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韩晓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自主招生走了,强基计划来了!
· 北大清华公布自主招生初审名单 顶尖学府到底青睐啥样学生
· 人民日报:自主招生,岂能作假
· 自主招生造假将被取消高考资格
· 教育部要求:坚决打击和防范自主招生作假 切实维护公平公正招生秩序
· 什么是高校自主招生?
· 自主招生报考热度持续走高 “阳光招录”确保录取公正
· “新高考”后,自主招生路向何方
· 高校自主招生陆续启动 拿名校“入场券”需要啥?
· 77所高校公布自主招生简章 北大清华最高可降至一本线录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