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1月22日电(记者华卫列)当问起我国一些优秀的CEO:“你们感到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最缺乏什么?”大家的回答惊人一致:缺乏情商EQ,说白了,是综合素质。
记者在“2001年江苏省人才交流大会”上亲历了极耐人寻味的一幕。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大型企业,中国公司总部设在苏州市。在这家公司招聘摊位前,来自东南大学计算机的一位男生递上自荐材料,公司人事部的陆女士看过材料后有些兴奋地说,“你的托福成绩考得这么高。”接着陆女士用英语对这位江同学说,“请用英语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好吗?”看着这位同学一脸的疑惑,陆女士改用中文说,“请你用英语简单地介绍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好吗?”这位江同学停留了大约两三分钟,张口讲了两句,接着用中文的“然后”衔接了一下,又很吃力地说了两句。随后有些脸红地说:“实际我的口语还可以,只是在这种场合有些紧张。”
江同学留下自荐材料走后,陆女士有些遗憾地对记者说,“真可惜,他的托福成绩这么高,计算机学科成绩也很好,怎么应变能力会这么欠缺。我们公司直接与外国人交流、沟通,对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要求比较高。”
在人才交流大会上许多企业单位人事部门的负责人都反映,现在的本科生与人交际、沟通的能力表现的比较弱,从学校的推荐意见上看,学习知识能力比较强、学科成绩考得不错,但就是综合素质上有些欠缺。有些学生来应聘是由父母或亲戚朋友带着,也有一些学生咨询情况时,表达的言不由衷,很难确定出他们的真实想法。
当教育专家们在向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经济师肖永吉、CEN国际教育网总裁陈玉宝等几位成功企业家,问起“中国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最欠缺什么?”几位老总观点一致的认为:是EQ。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桂生说:“高校在培养人才上不注重让学生去体验,而是一味地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想想从上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学生一直处在老师没完没了的灌输,学生没完没了的记录,考试前再没完没了的背颂。回过头来想,走上工作岗位所背的东西只能用上5%。中国的教育投入与产出根本不成比例。学生没有体验、没有实践,他们怎么可能去创造。”
用最通俗的词表达情商EQ的内涵,即“人格”。社会理论学家将其解释为“道德行为所需的心理肌肉”。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小蔓教授说,在我国大、中、小学里为什么道德教育缺乏魅力?因为在那里德育教育完全被分割成“两张皮”,被挤压在一个有限地时空中进行成人化地说教。而道德教育本身不是一门独立的功课,它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同时侵入大、中、小学生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