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恢复高考到如今,“大学生”的概念在发生着由质到量、由内到外的渐变。不难发现,曾几何时,头顶光环、充满荣耀、被人们用欣羡的口气叫出的“大学生”这个名词,如今已不知不觉地变成怀揣毕业证,奔波于各人才市场推销自己的一个群体。
改革开放在加速着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变革。现今的大学生们又是如何应对角色的变化呢?我们从不久前完成的《2000年度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中看到,在理想与现实的抉择中已更多偏向于后者的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把大学学习当作求职的资本——虽然不是惟一,但学习的最大动力是求职,是积蓄4年以后的竞争实力。“拿下”计算机培训、英语考级、第二外语等等证书,已构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题。
由上海市教委委托复旦大学主持、复旦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实施的这项研究,始于1998年,计划开展若干年的年度性和追踪性研究,以期了解大学生的心智、人格、价值等各项指标发展的轨迹。
这份报告反映出,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感受到就业市场的竞争对大学生群体的挑战,就业求职的难度在逐年递增。调查中有33.3%的大学生认为就业难度很大,而这个比例在1995年是20%,1997年是25%,1998年32.1%。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证书过于信任的风气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忙于考证:从口译证书到计算机中级,从律师考试到注册会计师考试,这在就业处于不利境地的冷门专业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能考得证书,大学生们除了专业学习外,更积极地投身于课外其他培训或学习中,其中最大的两类项目是计算机和英语。调查数据显示,有64.8%的大学生在此之列,而1998年的数字是47.4%。这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对职业市场的灵敏反应和积极姿态。在同时对大学生家长所做的调查问卷中也发现,超过七成的父母希望子女在学校的课程之外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有79.5%的家长曾建议孩子参加课外学习或培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大城市人才高地的建设,使以往曾颇具含金量的学士学位如今已成了一条底线,一张大学文凭不再是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了。因而对更高学历的追求使考研趋于白热化。此次调查中,大学生中对最高学位的期望,硕士为49%,博士为28%。但研究者通过调查的其他内容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考研并非出于大学生对学术的热爱与兴趣,而在于就业后的压力使然。大多数家长也已不满足于让孩子只读完大学,从调查结果看到,仅有4.9%的家长希望孩子的最高学历是学士。
因此而带来的学习压力便是不可避免的了。大学生们的考证、考研热表明了他们积极应对、主动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进取精神。因而他们不约而同地将学习压力转换成了学习动力。
在大学教师的眼中,当代大学生在当代社会里,更加倾向现实,个人理想被迫退居二线。有71.1%的被访教师认为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谋求理想的职业”,其次才是“期望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上有所成就”。深究大学生这种“务实”的原因,教师们认为一是因为残酷激烈的生存竞争在理想与现实的天平上加重了现实的砝码;再有,人才流动也不能逃脱市场经济向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一个在市场上无法被用人单位“相中”的大学生,无论如何也不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于是,经贸管理、外语、计算机、法律以及各种应用性理工科成为高考志愿中的抢手专业,而文、史、哲和其他基础性学科却少有人问津;大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把大学教育视为一种职业教育,把大学变成了“电脑培训班”和“英语培训部”,考证成了大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这些证书在用人单位眼里标志着一个求职者的资本和实力。
为此做出佐证的,还有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在于实现职业成就和生活价值。研究者指出,如果把这个问题提给这一代大学生的父母,那“报效祖国”这一项无疑会有最高的选率。而今天,社会能够认同“报效祖国”与“职业成就”并不对立,大学生们可以以十足的坦率表明自己看来并不崇高的学习动机。同时,随着大学教育从完全无偿逐渐变为有偿,且费用日渐增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趋于务实是很自然的事。研究者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时认为,其实,现今的大学生对于大学教育抱有一种“理想职业最重要,专业成就也需要”的综合期望,希望在迎合市场需求和寻找成就归属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面对大学生群体的这种务实,被访的大学教师们提出,一直都有人抱怨大学教育离现实太远。那么,现在的这种“贴近现实”是否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呢?大学教育所担负的责任是否仅仅止于为社会输出高级劳动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教育者又该怎样去促成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平衡?这是很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