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7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沈文陈芳)
因为一些学生在文凭上造假,德国驻华使馆专门设立了留德人员审核部。我国到德国留学的数千名学生中,也因此有一部分在语言学院进修后就得打点行装回国了,这使我国文凭的可信度大打了折扣。
去年,我国500多名申请到加拿大“技术移民”的公民,在经过加拿大驻华使馆的初步审核后,被要求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学位认证,结果17%的人根本不敢前来认证。在前来认证的人员中,仍然查出一些假文凭。
面对日益严重的文凭造假现象,我国从2000年开始授权专门机构进行学位认证工作。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裕品说,就学位认证,,他们曾和一些知名媒体联手宣传,但收效甚微。尽管近年来到中心认证的机构和个人日渐增多,但去年也不过是1000份左右,今年有可能突破1万份。值得注意的是,前来认证的80%是国外驻华使馆和公司,国内人事部门和企业几乎没有向中心提出认证要求。
国内用人单位为何冷落学位认证?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国内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都强调他们的进人渠道十分正规。对于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历,他们以国家正规教育机构颁发的文凭为依据,质量是有充分保证的。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事部门负责人指出,在人员聘用和晋升问题上,单位领导的意见是最关键的因素,领导打过招呼的,我们对其学历和学位的真实性也就不深究了。因而有部分单位对一些假文凭采取暧昧甚至纵容的态度。受传统的用人模式和观念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更看中自身对人才的鉴别,而不太在乎社会认证机构的认定,这也使得学位认证某种程度上不太被国内用人单位所接受。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的文凭制度比较复杂,既有高等学校毕业生获得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又有各类社会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渠道获得的证书。在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情况下,不熟悉具体的规定和学位授予制度,是很难鉴别文凭的真假的。
从总体上看,我国每年有大量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毕业,但用人单位的认证数量偏少,不利于文凭打假。
与此相反,美国纽约一家认证中心每年审核国内外的文凭高达数万份,远远超过我国全国的数量。只有网撒开撒大了,滥竽充数者才不敢铤而走险。
一些专家指出,严格的学位认证可以将一些明显的造假者堵在高校门外,但并不能完全保证在职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含金量”。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是个性化很强的学习。论文课题缺乏创新性、研究成果没有先进性,是研究生阶段学习真正的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凭的贬值。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认为,一些高校受利益驱动,不断网罗在职领导干部攻读硕士博士等高学位,导致权学交易。一些在职领导干部握有各种项目的审批权,这种行政资源可以给学校安排土地批租、增加经费等许多“好处”,这使一些高校自降“门槛”。在国外,做一篇博士论文,要有开题报告,要经过15个权威同行的论证。
我国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构成虽然也要求聘请校外专家,但一些导师和学生往往找熟人来充当。如果在这方面有一些回避性的规定,或者在备选专家库中随机选择人选,那将提高答辩委员会的对抗性,质量关也就容易有保证,“泡沫学位”就会相应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