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大、清华、复旦等70多所高校的130余名专家教授,日前聚首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对我国生物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他们提出,当前高校开办生物类专业过热,要从重规模、重数量向重质量、重建设转变,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建立统一规范的体系,形成学校各自的办学特色。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范围内理工农林医师和综合性院校中,设置生物科学专业的有130个,设置生物技术专业的有122个,设置生物工程专业的有105个,设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有42个,每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生物学人才。
生物类专业的创办,在改造传统专业和促进学科交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高校生物类专业呈现出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带有“泡沫”成分。有的高校甚至连基本的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都不具备,也在盲目上马办生物类专业,这样很难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质量。此外,近几年生物类专业快速发展和不断扩招,而行业人才市场难以满足如此大的就业需求,有可能造成较大的就业压力和“知识”失业。
与会专家在谈到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情况时指出,目前在我国高校开办的105个生物工程专业中,重点高校有20所,地方高校有85所,各校举办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条件和师资力量差别较大,实际侧重方向多样,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各不相同,这给制定专业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和建立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带来诸多困难。
专家指出,高校开办生物工程专业时,专业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树立市场意识;要从重规模重数量向重质量重建设转变,尽快建立一套规范的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质量评估监控体系。专业设置应注重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专业性与复合性相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