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22日讯 记者王淑军报道:国家助学贷款自3年前发放第一笔以来,实际效果怎样?一项专项调查显示,96%的公众认为助学贷款为贫困学生缓解了燃眉之急,减轻了生活压力,消除了后顾之忧,使学生在学习上更投入;74%的被访者认为学校及教育部门解决了难题;54%的人认为贷款行为增强了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专家指出,这表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已逐步深入人心,所起的积极作用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由北京青年报和中国社会调查所完成的本次调查,从今年7月10日到7月30日,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武汉、广州等地共收回有效问卷500多份,有效率达93%,其中学生样本占45%,学生家长占50%,普通公众占5%。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37%的学生曾经申请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表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72%的人认为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是影响助学贷款的最主要原因。43%的人认为贷款数目太小,不能满足贫困学生需要;36%的人认为手续繁琐,缺乏统一的标准;11%的人认为发放贷款的银行有限,内容单一,对学生信任度低;10%的人认为透明度低,贷款主体缺乏对贷款程序的认识,从而造成实际贷款率低。
调查在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当前大学生经费来源的现状:大学期间费用来源主要为父母的占被访学生的76%,接下来依次为民间借款、贷款和勤工俭学,分别为10%、8%和6%。而有过贷款或曾经有过申请贷款意向的学生占54%。
据悉,目前全国高校共有140多万经济困难学生,贷款年需求额度约71亿元左右。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申请贷款学生数112.5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数的12.5%;银行已审批贷款人数累计35.1万人,占到申请贷款学生人数的31.2%;银行已审批贷款合同金额累计30亿元,比去年底增加5.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