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杭州11月6日电 记者江南报道: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始,位于杭州三墩高教园区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迎来首批入住的近万名大学生。四人一间的学生公寓宽敞整洁,网络接口通往各个房间;上下三层、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学生餐厅可容纳2万多人用餐,是全国高校食堂中最大的;学校没有围墙、围栏,蜿蜒的小河自然地划出校园的轮廓。网络化、生态化的新型校园,高标准规划兴建的高教园区,社会化的后勤服务体系,为莘莘学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199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建设高教园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到今年秋季,浙江省六大高教园区已有23所高校入园办学,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3年时间,6座大学城崛起在浙江,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突破性、跨越式发展。
高等学校规模小、数量少,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一度成为制约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1998年,浙江省高考录取率仅为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今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73%;全省本专科招生从3.7万人增加到15.5万人,在校生从10.2万人增加到40万人,分别增长3倍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0%,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高校办学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5项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增幅均居国内各省区首位。近3年,全省高校每年新增校舍面积300万平方米,相当于建国头43年建设的总和。
位于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六大高教园区,将容纳33万名大学生,规划总占地面积3.9万亩,校舍面积1138万平方米,总投资21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0多亿元。如此巨大的投入,浙江省采取改革的思路多方筹措,财政支持、社会参与。省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并开征地方高等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高校建设,共筹集财政性投资49亿元。教育行政部门与银行签订协议,每年用于教育的信贷额不少于 40亿元。此外,通过高校原有土地的商业性置换,盘活资产,移址建校,预计全省高校土地出让纯收益可达74亿元。像原来位于杭州闹市区的浙江中医学院,是占地仅70亩的"袖珍学校",1997年决定迁建,土地置换收益加上政府补贴、学院自筹,2亿元的建设资金很快落实,首家进入杭州滨江高教园区,占地近500亩的新校不到两年就建成使用。在杭州,已有10余所高校凭借这一模式,成功地拓展办学新空间,扩大办学规模与效益。
进入高教园区的学校,不再自办后勤,实现办学模式的根本转变,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服务设施在规划设计时就从高校母体中剥离,转由社会力量或高校后勤企业投资、建设、经营。国有大中型企业耀江集团在宁波、杭州的高教园区先后投资10亿多元,建设58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和食堂,为7所高校、4万名学生提供后勤服务。浙江大学后勤集团还率先起步,跨学校、跨行业经营,对外输出饮食、商贸等后勤托管服务,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浙江省高校后勤配套资源都是通过社会化改革的路子实现的,学生公寓等后勤服务设施的建设不再依靠政府投入。1999年以来,全省新建高校后勤设施140万平方米,总投资21亿元,全部来自后勤企业自筹资金、社会力量投入和银行贷款。
高教园区内学校相对集中,与单个高校相比,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园区一大优势和特色。图书馆、体育馆等教育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有效节约投资,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温州高教园区规划建设了公建中心区,汇集图书信息中心、演艺中心、绿地广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园区内的4所高校共享,发挥最大效益。同时,也为园区内各高校合作办学、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科研协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各高校开出十余种选修课,供各校学生选择;从2001年开始,杭州商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等8所高校率先改革,学生在这些学校取得的学分可以互通互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