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高校毕业生就业利好消息多
2003-01-24    记者 刘继安 王瑜琨 汪瑞林

字体大小:

  □敦促地方政府加快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机制

  □动员行业部门或系统充分吸纳高校毕业生

  □形成招生培养经费就业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

  □启动“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制度建设计划”


  本报北京1月22日讯(记者 刘继安 王瑜琨 汪瑞林)据教育部最近在全国进行的抽样调研结果显示,2002年在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02年年底,毕业生就业率已达80%,大多数未就业毕业生也在以灵活、临时就业等各种方式从事短期工作,另有一部分毕业生复习考研,真正未就业的毕业生不到7%。这是记者今天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的。

  盘点:2002年年底,超过93%的毕业生以多种形式就业,东部仍是热点,西部吸引力增强,事业单位、国企、民营三资“三分天下”,热门专业降温,冷门专业“热销”

  据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介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教育部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各地方、各高校密切配合,200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秩序井然、平稳顺利、成绩显著。

  2002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其中研究生近9万人,本科生64万人,专科(高职)生72万人。与2001年相比,2002年总数增加了27万人,增长23%。其中研究生增加近2万人,本科生增加近5万人,专科(高职)生增加近21万人,专科(高职)生增幅达40%。截至2002年7月初毕业生离校时的统计,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约为93.9万,比2001年增加13.8万,增长17.2%。到12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80%左右,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约116万。未就业毕业生中,约有15万毕业生以“灵活、临时就业”等各种不同的方式从事着短期工作,另有约3万毕业生复习考研,全国真正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9万多人,不到7%。

  据介绍,2002年毕业生就业有以下特点:一是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在吸纳毕业生方面仍然占有明显优势;二是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2001年增长了2个百分点,相关政策和措施初见成效;三是毕业生就业已形成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三资企业“三分天下”的格局,到民营三资企业的约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30%;四是一些社会热门专业就业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趋势,电子信息类、土木建筑类、生物工程类等热门专业就业率下降幅度比2001年超过5个百分点;五是一些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或特殊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率在95%以上的专业是一些与系统或行业紧密联系的专业,如石油工程、矿山地质、隧道与桥梁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航海等;六是待就业毕业生数量增加,但毕业生心态稳定,2002年国家出台的未就业毕业生可将其户口和档案保留在原就读学校或省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预测: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看好,但具体情况并不乐观,仍需各方高度重视、努力协作、齐抓共管

  据介绍,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212.2万,其中研究生12.1万,本科生91.9万,专科生108.2万,毕业生总数将比2002年增加67万,增幅达46.2%,是大扩招后第一次本科毕业生高峰。分析2003年以及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林蕙青认为,总体形势很好,但困难与挑战并存,需要各方共同协作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利好消息有很多。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连续出台多项重要政策,不断加大就业工作改革力度,进一步拓宽渠道,消除制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障碍,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二是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DP保持8%以上的增长率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基本的就业空间;三是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崛起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重要渠道;四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

  不容乐观的原因是,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

  措施:2003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将从五方面推进:拔限制就业的篱笆,建完善人才市场,协调外部、内部各方关系,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启动信息化工程

  据介绍,为切实做好200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将采取以下5大重要对策:

  一是联合有关部委敦促目前尚未建立省级就业领导小组、尚未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实施细则、尚未建立省级就业指导中心的地方政府加快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机制,并将联合有关部委对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发的两个重要文件的落实情况进行联合检查。重点检查是: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是否取消进人指标、户口指标及各种增人卡的限制;是否允许毕业生特别是专科(高职)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地(市)就业;是否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和信息资源共享。

  二是动员、要求行业部门或系统充分吸纳高校毕业生,提升行业或系统从业人员队伍的知识重心,强化行业或系统在配置人力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是从国家、地方和高校三个层面形成招生、培养、经费和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宏观运行机制,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办学水平、质量评估同就业形势和状况适度挂钩,引导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调整高等教育层次与类型结构,扩大成人教育专科起点本科的招生规模,鼓励和支持未就业的专科(高职)毕业生参加成人专升本的学习,进一步缓解专科(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四是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在场地、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与应届毕业生的师生比近期要保证不低于1∶500,就业工作经费不低于学校当年全部学费的1%。

  五是启动“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制度建设计划”,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和相应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监控快速反应系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相关链接(之一):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本报北京1月22日讯(记者 刘继安)“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比,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教育部今天召开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我国高校扩招是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因此得出结论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程度超过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这位负责人认为,这种推论缺乏依据。她说,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以及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崛起,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会创造100万个就业空间,而我国年GDP增长一直都保持在8%以上。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1997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已达61.1%,世界平均水平为17.8%,而我国为14%。我国的劳动力知识结构重心明显偏低,2000年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而1998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26%。可见,中国的大学生远未达到过剩的程度。

  相关链接(之二):就业难症因解析

  本报北京1月22日讯(记者 刘继安)在教育部今天召开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分析就业难时指出,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一是一些地方政策不到位。一些省市限制毕业生就业尤其是高职(专科)学生就业的政策性障碍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主要行业、部门的职业准入制度尚未形成,一方面有些基层用人仍然“用廉不用优”,另一方面又同时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现象;毕业生跨省市流动受到限制;用人单位特别是非国有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受到用人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

  二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经费缺乏。部属高校目前每千名毕业生仅1名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地方高校比例更低,多数高校就业工作生均经费仅几元。

  三是待业和临时、灵活就业毕业生的社会服务和制度性保障尚未形成。待业和临时、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不享受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也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

  四是陈旧的择业观念仍然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目前一些地方和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业不就”的现象,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择业观念亟待转变,毕业生就业难与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现象同时存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广东省省长向大学生作形势报告
· 吉林:复合型人才最受青睐 用人者理性对待证书
· 关注青年就业:人才中心无主档案越堆越高
· 北京大学生就业指导立体出击
· 北京招聘会来了3万人 万名研究生排队500米
· 研究生就业,难不难?
· 毕业生双选会凸现七大反常
· 厦门:本科生毕业生随时审批落户
· 专家提醒高校毕业生巧选招聘会不作无谓付出
· 大学生,走好成才路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