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扩招后大学生就业普遍看紧的情况下,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继续看好。截止2002年12月31日,上海高校2002届毕业生已有5.9万人走上工作岗位或升学、出国,整体就业率达93%,比扩招生毕业前的2001年还高出6个百分点。眼下,上海多数高校200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签约率高于去年同期。
据了解,上海高校2002年毕业研究生7624人,比上年增加21%;专科(高职)毕业生21489人,比上年增加71%。虽然绝对数增长较快,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毕业研究生就业率达99%,略高于上年同期;专科(高职)毕业生21489人,就业率达87%,比上年同期上升7%。上海不仅吸纳了全市高校(含外地生源)近9成的毕业生,同时还引进12719名外省市高校毕业生来沪就业。
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得益于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连年向好。从2002年毕业生单位流向来看,国有企业仍占据首位;从行业流向看,占前五位的分别是制造业、社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金融和保险业,这与上海整体经济结构相吻合。
上海最早在全国建立起大学生就业的市场机制,各高校积极举办各类校内就业市场,并通过建立“教育部在沪直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协作网”等合作体,实现校际间的就业信息共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今年从社会上引进十多家职业中介机构,免费为学生服务,其提供的工作岗位占到30%。一些高校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招生和教学计划。二工大根据就业市场信息反馈,今年毅然“砍去”计算机高职两个班的招生计划。学校还从企业聘请20多位专家,参与学校课程设置改革。各高校还加强了对学生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复旦大学在各个院系都建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针对每个年级学生不同特点设计职业指导课程,学生一踏进校门就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目前,上海基本取消了对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政策性限制,使就业环境更加宽松。上海还延长了大学生的择业时间,去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中有25%是在毕业离校后落实用人单位的,比2001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对少数尚未落实就业的毕业生,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正协同劳动保障部门开展职业见习计划,以丰富其专业技能和工作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