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教育工委日前公布的北京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中,有一个数据值得深思。调查显示,在对公众人物事迹了解途径的调查中,学校主题教育仅占7.93%,低于期望值9个百分点。高校师生如何看待这个数字?它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主流价值观念受信息来源多渠道冲击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2004级学生柳旗说,上述调查数据基本符合他和身边同学的情况。“信息来源的多渠道对主流价值的影响力有一定的挑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说,过去,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在主流价值观念的认知、情感、道德行为上容易统一,但当今价值观念影响的渠道越来越多元,主流价值的权威性和控制力相对减弱,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但从低于期望值9个百分点这一结果看,大学生对学校主题教育充满期待,这是蕴含在青年一代中很可贵的一点。”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晓勤说,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有很深的感情,对学校主题教育有很强的信任感,这值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视。
过于理论化造成大学生行为与认知脱节
“请人来作讲座难,但请学生来听讲座更难!学生到了不是打瞌睡就是做点别的。”一位“两课”教师对记者说。
这种尴尬也许不止一所学校的思政工作者遇到过。近几年,高校“两课”及一些主题教育活动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在贴近学生实际方面还有一些差距。
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个细节:一次青少年民族精神传承的大型会议,与会者都是年龄较大的学者,没有一名青少年。“我们的道德教育与思想观念教育的内容、方法、计划往往缺少青少年参与。”陆士桢认为,第二个症结在于目前学校主题教育的过程、途径脱离主体,总是在传输道德观念,把青少年当作被塑造的客体,青少年没有道德实践过程、兴趣过程,这种过程的低参与使得主题教育枯燥乏味。
思政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需求
“‘两课’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需求,在授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热情。”在中央财经大学深受学生欢迎的“两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韩晓谦这样认为。
为什么一讲政治、社会制度,学生们就觉得枯燥?陆士桢认为,是因为教师总是把政治、道德概念化,没有站在青少年个体成长的角度。大学生思政教育要从以社会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在确立行为目标、道德价值时要以个体的发展为前提,成为很多思政工作者的共识。
“除此之外,要调动大学生自主认知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实践创新的机会。”这是韩晓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增强“两课”亲和力的“法宝”。比如,在上政治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时,学校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实践过程,特地在校园网上开辟了“形势教育视窗”,网页制作与更新、命题等工作都由学生负责。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掘出来,从被动消极接受时事内容到学会解读形势,这门课也成为学校的精品课。
“靠着‘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课堂很难吸引学生,‘两课’也要换个形式讲,才能让我们觉得容易接受。”中央财经大学2004级金融学专业学生施云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