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七日电 题:
大学生看十七大:离政治远了,离生活近了
北京大学南门附近的三角地,曾被北大人视为“精神圣地”。一九八一年,中国男排取得了参加世界杯的资格,数千名北大学子涌到这里,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强音。
那时,这里是北大的“国是众议院”,每逢国家大事,很多学生都会来这里表达关注。
如今,走在三角地,看到的是大量学生床位转让广告、周边房屋出租信息、考研辅导班的讲座通知,再没有学生将油印的诗文刊物张贴在这里。有人说,这是“北大精神”的失落。也有人认为,这表明中国大学生日趋理性和务实。
往届的全国党代会召开前,许多高校都会早早打出“迎接胜利召开”之类的横幅。离十七大越来越近了,本社记者探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均未看到相关的标语。登录各高校的BBS,也鲜有讨论十七大的帖子。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张生民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周围的同学大都知道十七大即将召开,也知道本次会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未来五年的走向,但对此的谈论却并不多。
“如果说我对十七大有什么期待,我还是比较关注教育领域的话题。”张生民说,比如正在多所高校试点的研究生收费改革,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他很关心这项改革未来的走向。“但十七大讨论的都是些宏观的问题,可能也不会涉及到这些微小细节。”
从今年起,中国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的潘斐就是刚入学的一位免费师范生。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与北师大免费师范生座谈,潘斐向总理反映,村子里许多孩子本该上学,却辍学外出打工,自己对此十分担心。
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这位来自陕西华县的女孩说,其实她还有一句话没来得及跟总理说。“我们老家前两年遭了水灾,村里原来很多种菜的大棚都冲毁了,希望政府能帮助重新建起来。”潘斐说,“在十七大上,我还是希望领导多关心我们农村。”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关凌对十七大的期待有些“与众不同”。“我希望十七大以后北京的房价能降下来。”说完后,她嘿嘿一乐:“这好像与我的学生身份不符。”她解释说,因为自己快毕业了,也准备留在北京,所以现在就“高瞻远瞩”地开始考虑以后买房的事了。
记者采访中发现,大学生对十七大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域:教育、就业、环保、奥运。与十年前或二十年前的师兄、师姐比起来,他们对党代会的关注离政治远了,离生活近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表示,现在社会、政治稳定,大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发展,考虑问题更加务实,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