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6日,在王府井街头,北京地区志愿者手持笑脸道具,大声宣读《与志愿者同行·向世界说你好》的倡议书。苏冠名/摄
为何六成青年感觉国人崇洋媚外
调查显示,59.2%的青年认为国人普遍有点崇洋媚外;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时,48.7%的青年感觉不自信
今年10月,应法国France24电视台和美国《国际论坛先驱报》的请求,法国社会研究所对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和美国6645名居民的民意调查显示,世界上第二号强国是中国。抱持看法的人在各国的比率分别是:法国93%,美国90%,意大利88%,德国87%,英国87%,西班牙86%。
与此同时,在中国,环球网“第一话题”对千名网友的网上调查显示,约八成网友认为,中国还不是世界强国。
“这说明中国人不自信!”日本大广广告公司广告策划人吴哲龙说,“世界看好中国,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自信点儿呢?”曾在日本东京、横滨等城市工作过的吴哲龙告诉记者,东京与横滨的繁华程度已经赶不上上海了。
尽管有专家指出“不满是向上的基石”,八成网友认为“中国不是世界强国”是理性的,但在吴哲龙看来,不自信更可能造成国人精神的沦陷。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563名青年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显示,59.2%的青年认为自己周边大多数国人普遍有点崇洋媚外,35.1%的青年认为“崇洋媚外的风气存在,但不普遍”;55.6%的青年认为美国人是世界上最自信的人;76.5%的青年认为,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与其所属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在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时,作为中国人,48.7%的青年感觉不自信。
中国人,大多崇洋媚外?
“我不崇洋媚外,我只是觉得发达国家很多东西比我们好而已。”武汉大学哲学专业大四学生小枫说。
“我承认我不自信,但是我也不崇洋媚外。”深圳华为公司技术员刘高说。
“大多数国人都崇洋媚外,但是我不。”某外企职员小谢说。
……
记者发现,当被问到“你觉得自己是否崇洋媚外”时,受访的近20多人没有一个承认自己崇洋媚外。
“人更善于客观地评价他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留日学者王小东告诉记者,民意调查经常使用一种方法——评价别人,因为评价别人往往更客观,对自己则不尽然。
“我一看到中国女孩和老外拉着手在街上走,我就觉得那个女孩崇洋媚外。”重庆铃安公司经理肖先生说,现在经常在街上看到这种情况,“不单我这样看,我身边所有人几乎都这么看。”
调查显示,62.7%的青年认为,大部分国人崇洋媚外主要体现在“有些女孩总想嫁老外”,58.7%的青年认为体现在“很多人只认洋品牌”,53.1%的青年认为体现在“到处是‘外宾优先’的观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杨宜音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崇洋媚外心理确实涉及一个民族的自信心问题,即一国人是否具有文化、国家实力、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自信。崇洋媚外是一种行为和价值取向,是在中外比较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偏好。从中国长期的“中央帝国”心态和近代100多年来积贫积弱、备遭外敌凌辱形成的自卑心态来看,所谓崇洋媚外,是国人一种爱恨交加的自我评价。
杨宜音博士认为,崇洋媚外包含了两种情况,一是认为外国的东西就是比中国的好,因为好而去追求;二是认为外国东西不一定好,但因为有了外国东西都好的刻板印象,不加分析地心向往之,在情感和行为上排斥中国的一切。
“很多国人对‘洋’和‘外’存在刻板印象,例如‘先进’、‘科学’、‘好’、‘高贵’、‘现代’等。其实,这种观念与全球化夹带着的心理帝国主义是相关的。”
中国人,我们为何不自信?
调查显示,在55.6%的青年心目中,美国人是世界上最自信的人。在为中国人自信程度和美国人自信程度打分时,中国人的自信程度平均2.4分,美国人4.0分(1分指“不自信”,5分为“完全自信”)。
“美国人最自信?我从没比较过中国人和美国人谁更自信,我觉得自己没有理由比中国人更自信。一个人只要灵魂美、有学识,就可以自信。”在中国生活了3年的美国人Nick认为,一个人的民族自信心不应该建立在该国的经济、军事、文化、环境等方面,而应该是出于他对祖国的热爱。
“但是没钱,叫我们怎么去爱?”日本索尼公司上海分公司职员小薛坚定地认为,一国人的自信程度与该国的经济实力成正比。
调查显示,在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时,作为中国人,48.7%的青年不自信。76.5%的青年认为,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与其所属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79.0%的青年认为与一国的教育水平有很大关系。在被问到“决定一国人是否自信的主要因素”时,排名前五位的因素依次是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军事实力强、科技领先、政府执政能力强。其中,84.98%的青年选择了经济因素,74.9%的青年选择了教育因素,71.4%的青年选择了军事实力因素。
“俄国人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虽然俄国老百姓也不富裕,但是他们很自信。”新生代女作家顾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她在俄国莫斯科国立大学留学时感到不适应,因为俄国人的生活水平没有中国人高。在顾湘看来,很多国人崇洋媚外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自信。“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鼓励我们过分自信,文化教育我们要谦逊温顺。”
“没钱就没自信?这句话站不住脚。”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侯玉波认为,钱和自信是两回事。一个民族的自信不仅和经济、文化地位有关,更重要的反映在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和传统的认同上,如果我们丧失了这种认同,也就会丧失民族自信。因此,让人们认识到自己民族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很重要。
“我们也不能一刀切!”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洛杉矶心理精神卫生署高级顾问、美籍华人达米安·鲁,对本报记者说,一个很自尊的中国人,可能由于目前个人生活状况不佳而缺乏自信,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对中华民族没有自豪感。“所有的中国人不必有统一的态度,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自己的态度。中国有百万富翁,也有在山西煤窑里挖煤的孩子,他们怎么可能对当前的中国有同样的态度呢?所以,中国人面对世界最好的心态就是注意观察,学会理解和比较,求同存异,不卑不亢。”
谁告诉你,外国月亮比中国圆?
“领导骑牛,比牛还牛!”前不久,中国游客华尔街骑牛照在网上曝光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网友纷纷指责—“素质差”、“败类”、“无耻”、“丢人”,劈头盖脸。后来,有人在网上贴出“白人”骑牛照,证实他们也骑牛,动作比国人更加放肆,除了“个骑”还有“群骑”。
“‘白人’骑牛照我不知道,我只是想呼吁——说咱们不文明,咱们也别信!”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程序员陈化告诉记者,国内媒体对国外的报道没有做到真实。“不知道怎么搞的,国内媒体让我们看到的总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调查显示,43.0%的青年认为国内媒体有关西方的报道基本真实,31.8%的青年认为国内报道丑化了西方发达国家,25.2%的青年认为国内报道美化了西方发达国家。此外,如果家人决定移民北美或其他西方国家,52.1%的青年表示会支持。
据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机构艾迪国际业务总经理毛婷婷透露,他们的客户90%是大学生,这些大学生中三分之二的人出国的目的就是移民。
“其实,有多少人真正出过国?多少人真正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王小东说,大多数国人崇洋媚外、近半数青年没有自信心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内舆论的错误导向,是国内媒体长期以来美化了西方。
“《纽约时报》曾报道说,纽约的高楼只是上海的一半。”王小东告诉记者,他看到的英国泰晤士河黄金地段不比上海外滩干净,如果考虑到外滩的人比泰晤士河畔多,一个合理的结论应该是上海人比伦敦人更文明。国内媒体把澳洲说成是“天堂”,可他碰到的一个小留学生却认为,那儿就是一农村……
“媒体让我们误读了中国,也误读了世界。他们说我们乱吐痰,不文明,而外国人不这样。但是,是否有人知道,伦敦市每年拿出上千万英镑清理路面上的口香糖?国内媒体说我们说话声音大,但是,法国人、美国人同样大声吵吵嚷嚷骚扰别人,且毫不在意。我们为什么不知道?因为国内媒体不报这些,报出来的经常是我们有多差、国外多么好。”王小东认为,不文明现象当然是应该改正的,但是不能因为中国一部分人不文明而否定中国,更不能一味地就认为外国人文明而以此贬低国人的素质。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国内媒体经常放大国人的不文明,进而塑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完美形象,给没有踏出国门的中国人一个扭曲的世界图景。这是国内媒体需要反思的。”王小东如是说。
中国人——站起来!
2004年,中国GDP达13.652万亿元;2005年,增长为18.232万亿元,同比增长9.9%;2006年,GDP一跃超过21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1.1%;2007年仅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5%。在近几年的世界综合国力排名中,中国都名列六七位。
“哪个社会是完美的?我们为什么就看不到中国的强大呢?”广州市某文化传播公司职员刘霞认为,现在的中国人缺乏民族自豪感,而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扩大到整个国家,是否有民族自豪感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自信不代表高调和张扬,更不是自负。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自信,让中国真正站起来!”
对于日本丰田职员王志远来说,“自信不是相信自己强,而是相信自己可以变强”。在他看来,中国人喜欢挑战,容易接受新事物,性格开朗。现在的中国人和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现在不再是外国什么都好的年代了。
“国人的自信心程度,远远低于我国的经济水平!”在王小东看来,中国经济强大是事实,人均财富不足也是事实,或许正是后者影响着今天的国人心态。“我去过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我看到的是,中国大城市并不比这些国家的大城市差。中国一天天在强大,但是相当多的国人看不到这一点,一直在悲观,在叹气。”
采访最后,顾湘充满自信地告诉记者,她相信中国会强大。她认为,一旦中国更加强大,国人自然就会信心十足,“当然,首先我们要有信心——我们会有那一天,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信心促进发展,发展促进信心。不自信的国人现在要学会站起来。”
杨宜音博士指出,文化不应该分高低贵贱,都是平等的。“中文中有‘自负’和‘自卑’两个相对应的概念,反映了过度自信和过度不自信的状态。中国文化崇尚恰当、适度、留有余地、福祸相依等辩证和中庸的思维方式,如果做到这一点,对保持良好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