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这是2009届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在毕业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近日,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公司在《2010年就业蓝皮书》(以下简称《就业蓝皮书》)中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自主创业目前依然没有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主要选择,尽管这一数据相比2008届(1.0%)还略有上升。
《就业蓝皮书》显示,创业者离校时掌握的35项基本工作能力中,有30项都高于受雇就业者掌握的能力水平,其中理解他人、积极学习、服务他人、有效的口头沟通等基本工作能力大大优于受雇就业者。麦可思公司分析人士称,创业活动本身有着高于其他职业的能力门槛。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活动能力要求与受雇者存在区别,要求创业者在沟通方面有较强的能力,有效的口头沟通、说服他人、判断和决策、谈判技能是重要性排在前4位的能力。
越是就业好的学校,创业的越少
“毕业那会儿,我们班没有一个同学创业的。”刘海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一名本科毕业生。毕业时,他的同学有一多半考研了,其他的都找到了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工作几年后,原单位的一场改制,让刘海明得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遣散费。在朋友的邀请下,他开始创办一家社交网络游戏开发公司。“搞技术的,当然想做点牛的东西。”刘海明表示,但是“资金门槛、技术门槛都很难跨越”,更为关键的是,公司没有实力的话,想挖到一流的开发和策划人才太难了。“现在是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刘海明调侃着说。“这两年我光工资损失都接近20万元了,还不包括机会成本。”对于他这样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如果不是选择创业,而是稳扎稳打地进入一家国企或外企,丰厚的年薪和晋升机会都是可以预期的。
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2009届学生郑华的创业心态则完全不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郑华毕业后在一家工厂做维修工,一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有一次,他的堂哥告诉他老家有一种山核桃产品,味道不错,价格也不贵,问他有没有兴趣一起推销。有点IT基础的他,便跟堂哥一起开了家专卖坚果的网店,销售手剥的小山核桃。一开始,他还只是利用工作之余帮忙打理小店,后来网店的销售量逐渐加大,每天接单、填发货单,处理客户投诉都忙不过来。后来他干脆辞掉工作,一心经营起网店来。“反正原来的工作挣得也不多,创业对我来说,发展机会更大些,就算失败了也没损失多少。”郑华说。
麦可思的调查发现,不同学校类型的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也大不相同。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占比例为0.4%、非“211”本科院校为0.8%、高职高专院校为1.6%。从2007届到2009届连续3年的调查都显示,高职高专自主创业比例远远高于本科。越是就业好的学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就越少。
理想才是创业的最重要动力
去年从南开大学文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毕业的黄坤,跟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天津赛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过1年多的发展,公司现已拥有一个19人的团队。进入大学不久,黄昆就通过职业分析,给自己定下了创业的目标。大二下学期,他已经把学院的A类课都修完了,大三时他开始了边学习、边在校外打工的生活,他还经常有意识地去商学院蹭课,由此结识了商学院的创业团队,“尽管是被当做设计人员招进去的,但整个项目的流程都会接触到”。在黄昆周围的朋友里,能创业成功而且做得比较大的都是理想的天花板比较高一些,有自己理念的人。“创业意识基本在大二、大三就萌芽了,到大四才开始想到要创业的,没几个能做成的。”黄昆认为,真正想要创业的话,肯定要经过两三年积累,无论是心态还是资金。
麦可思的调查也印证了黄昆的这一认识。调查发现,2009届毕业生中,分别有44%的本科生和48%的高职生认为创业理想是创业最重要的动力,与2008届相近(本科41%、高职高专48%);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创业的2009届毕业生比例为10%~15%。
“高校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才是提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主持调查的麦可思公司首席科学家王伯庆博士认为,中国当代大学生不愿承担风险,从“考公务员”畸形热潮可以看到。在现在越来越功利的社会里,只提倡理想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形成追求理想的风气,需要模范作用、政策导向等等。“如果公务员的确在收入和社会地位上处于一种不公平的优势,怎么能要求大学毕业生去冒险开创民营小企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