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北大自主招生分数门槛大降 或引发更大变革
2011-06-21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大小:

  促中学选材

  北大在自主招生方面,进一步降低硬分数门槛,对于中学校长真正推进怪才偏才的选拔和推荐,也是督促。

  据了解,北大在自主招生方面中的一项改革“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已试点两年。依照北大内部规划,北大拟圈定全国范围内的若干所重点中学,由这些学校校长向北大推荐优秀毕业生,给予降分录取照顾。

  对于试点情况,后来的录取结果表明,仍然是相当多高考分数极漂亮的学生被揽入北大。

  “非不能也,是不敢也!”南开中学校长宋璞曾用这句话感慨此前推荐学生的过程。

  宋说,“从内心来讲,我也想推荐那些成绩差一点的,但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其考试分数未必能达到北大的录取标准。这样的学生北大敢录吗?就算录取了,其他学生和家长没有意见吗?”宋璞说,他思前顾后,还是唯有分数是最有说服力的。

  这并不是个例,相当多的中学校长仍走了这条中庸路线。

  “说实话,过去两年我们推荐学生,一般都是公认的好学生,也就是那些即便参加高考也完全能考上北大的学生。”上述江苏某重点中学的校长表示,“毕竟,这是个新事物,我们稳妥为主,不想引起太多的争议。”

  他也同时坦言,其实在学校里有很多潜质不错的孩子,尽管可能总成绩并不出类拔萃。

  “比如有个班级排名中等的学生,平时就很喜欢写东西,中文和英文都发表了不少作品,两种语言掌握得都不错,这很不容易做到的。”这位校长说。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50强榜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高考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文科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理科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北大招办扔重磅炸弹 获校长推荐生只需过一本线

  推荐阅读北大改革“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扩展公示内容 
  推荐阅读北大首次释疑“不招怪才”称不是中学教育目标
  >>>点击:更多高教资讯 

  而此番北大改革方向,也迫使校长们在推荐确实优秀的学生方面,放开步伐。

  这次北大把分数线降到一本线,在上述校长看来,为很多有特点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就读中国最优秀高校的机会。

  “不过,我们还要再细化方案,主要是综合考虑学生素质以及学习潜质,进而确定推荐名额。分数线降了,其实对我们学校而言,是机会也是挑战。”该校长称。

  “我们希望通过面试,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不是发现一大批被制造出来的优秀学生。” 北大招办负责人称。

  诚然,今年,北大将此项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源于过往两年来改革所取得的成绩。

  据北大招办提供的数据,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生录取结束,在90名考生中有85人考上北大,据一位北大辅导员介绍,这些学生表现都挺好,“由于大一都是基础课,还有待观察。但至少目前他们不比别人差,这是肯定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大自主招生 要求设计养老方案
· 现场写真:探秘北大自主招生 微调了哪些政策?
· 北大自主选拔提高农村户籍生入选比例 不低于20%
· 北大自主招生重要时间节点
· 北大深化自主招生改革 今年更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 北大自主招生判卷权外移 11校判卷权交给专业机构
· 北大自主招生:淡化偏才怪才 全面发展是核心
· 北大首次释疑“不招怪才”称不是中学教育目标
· 讨论中国足球问题等 成北大自主招生面试题
· 北大承诺接受社会意见 确保“校长推荐制”公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