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大学的艺术教育需要反省
2011-06-21    中国文化报

字体大小: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的经济实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艺术院校的高等艺术教育怎么样适合国家的发展需要、怎么样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怎么样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确实是一个亟须探讨的问题。

  大学应该是这个行业里面的大脑,也应该是这个行业的一个思想库。因为大学是知识精英集中的地方。国家养这一批专家,毕一生之力从事研究。你应该知道的最多,研究的也最深。如果你没有思想,面对问题你什么对策也提不出来,那国家焉需设大学?政府部门、文化机构、文化企业也应出思想,没有思想,他们的功能职责很难履行好。但在我们的社会构架当中,大学是最应该为这个行业提供思想的。

  最近国务院学科委员会对艺术学科的结构做了调整,把艺术学升为一个门类,我觉得这里面反映了国家、社会、学界对艺术学科的认知的质的变化。对文化艺术的认知,过去可能觉得它是一种审美娱乐,或者说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是现在的认知很不一样了。十七大报告里面把文化产业列为和国家科技、经济、军事一样重要的软实力,这就是一个质的变化。现在我们更是认识到了文化艺术和高科技一样,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具有持续的“杀伤力”。它的社会影响力和潜在经济价值不亚于尖端科技。在这样的一个形势下,我们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怎么样来响应时代的号召;我们自己学科的建设,在已有的基础上,怎么做出一个更加明晰的定位,对于艺术院校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我国的艺术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总体上存在两大错位,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第一是我们现在的艺术教育的这种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我们国家在进入21世纪后提出来的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这样一个远大目标的错位;第二是我们艺术教育当中,非常重视传承,而在创新方面很不足的这样一个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我们建设世界一流文化大国的总体目标的错位。

  如果要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已有的技术传承对大学教育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未知技术、未知规律的探索。高等院校,特别是一流大学,应该去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未知的技术领域、未知的艺术规律,而不是主要传承已有的东西。虽然传承型的人才培养也很重要,因为传承才能使得这个国家的文化延续发展,我们在重视传承的时候,更应该重视开创、创新。因为传承只是继续保有祖先已经创造的文化,而未来的国际竞争,光传承祖先创造的文化绝对是不够的。国际竞争更需要的是对各艺术领域未知原理和规律的探索、发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现代社会具有普遍适应意义的原创文化成果的发明、创造、转换。

  当前错位局面的形成,跟我们长期奉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一个政策有关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提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我们的经济、文化非常的落后,我们的文化原创力非常缺乏,所以当时的领袖提出在文化艺术上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觉得,在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中国的经济非常贫困、中国的文化创造力非常缺乏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我们国内人民群众继续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出这个口号是非常正确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取得跨越式发展,我们的精神文化产品已经很丰富;我们的文化艺术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对国家发展要承担的责任已发生重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继续用这个口号来指导我们的文化艺术发展的话,我觉得可能就不太合适了。60多年以来,我们的艺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个口号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说说大学的初心
· 6所高校,领导班子密集调整!
·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大学”“学院” 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
· 建立对大学的淘汰机制才能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 又一所“国字头”大学横空出世!将落户哪里?
· 世界大学智库联盟在京成立
· 万钢委员:中国需要一所核工业大学
· 李志民:大师不是靠学校培养的
· 李志民:大学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 《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2017)》发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