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独立学院就未曾远离公众的视野。它的身上有着太多的问号和非议。
有人担心:上半年的“独立潮”,是否会在独立学院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有人疑惑:教育部26号令,如何给独立学院“断奶”?有人追问:独立学院的发展困境,是否折射了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漏洞?
针对独立学院的现状、困境和机遇,我们已经刊登了《独立学院为何真“独立”》、《多数独立学院为何“按兵不动”》两篇报道,今天来听听专家观点。
——编 者
【望】非议多
“利益主体不止一个,矛盾多,也容易被放大”
每年招生都要培养不少百万富翁,像湖北的独立学院招生规模近10万人,保守估计至少有10多亿元被少数人中饱私囊——几年前,有人曾在媒体上“披露”独立学院的某些“黑幕”。
对于独立学院的各种指责,一直都未停息。但实际上,独立学院诞生的初衷,是为了缓解高等教育的某种困境。
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王富伟介绍,独立学院兴起于江浙一带。浙江高校数量原本就不多,1998年浙江大学合并其他几所高校后,因为研究型大学的定位,本科招生数不升反降。独立学院,成为浙江破解这一难题的“新招”:一年内建起22所独立学院。
推荐阅读:改革期限逼近 300余所独立学院选择不“变身”
推荐阅读:明年起全国各大名校独立学院将自授毕业生学位
推荐阅读:破解当前利益格局,方可还原“学位公平”
推荐阅读:媒体称部分名校办独立学院发学位证书获利上亿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但是,作为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缺乏必要的管理和规范。“独立学院很成问题”,在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独立学院如果不“断奶”,将进一步畸化中国的高等教育。
熊丙奇说:“在发展初期,很多独立学院没有学位发放资格,只能依靠母体校,造成二、三本的学生毕业时却拿到了一本学位证书的怪象。”熊丙奇直言,这对一本学校的学生不公平,对其他民办高校更是如此,严重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2003年,教育部颁布8号文《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开始整顿独立学院。“五独就是最核心的要求。”熊丙奇解释,独立学院被要求具有独立法人、独立校园、独立财务、独立师资和独立证书。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阎凤桥认为,趋利性行为在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都有所存在,但“由于一些独立学院的利益主体不止一个,彼此矛盾较多,所以问题容易被摆上台面,也容易被媒体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