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会每日赛果:13日赛果 14日赛果 15日赛果 16日赛果 17日赛果 18日赛果 19日赛果 20日赛果
高校究竟能不能培养出高水平体育人才?在本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大学生体育健儿以优异的成绩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中国大学生的优异战绩也向世人表明,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在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走教体结合“一条龙”培养之路是完全能够培养出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
面对世界大学生体育的现状,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团长杨立国对中国队取得的成绩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表示,大学生业余运动员正逐步成为中国代表团的中坚力量,但与很多欧美国家选手相比,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正在不断努力,希望通过增加学生体育竞赛的组织以及在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等形式,达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2005年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清华大学学生胡凯戴着眼镜,摘得世界大运会100米的金牌。这位“眼镜侠”的成功,让首次由教育部组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证明了教体结合的力量。
北京大学体育部主任郝光安指出,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目前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一是清华模式。清华大学建立了从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培养模式,是比较典型的教体结合产物。运动员以学业为主,既是竞技场上的佼佼者,也是合格的大学生。二是“三在”模式。运动员在学校学习、训练,在学校里有学籍,受到校园文化熏陶的运动员表现出与专业队的明显不同。三是招收现役和退役专业运动员共建高水平运动队模式。目前国内有160多所高校采用这种模式。四是北体模式。北京体育大学强调专业化,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与体育相关的工作。“这几种模式已成为组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主要来源,并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郝光安说。
北京理工大学近年来致力于培养有文化的大学生运动员,该校足球队已经在中甲赛场上拼搏了5个年头,并闯下不小的名头。该队主教练金志扬认为,这支队伍一点儿也不比专业队培养的运动员差。大学生球员即使不再踢球了也能找到好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得很好。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认为,实现教体结合是一种大的趋势,而且这方面的进程在北京奥运会明显加快了。他认为,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到很多金牌,但是有很多重点夺金项目在我国中小学中根本不开展,如举重、跳水、射击等,而田径、游泳这些在中小学中具有普及性的项目,中国运动员的成绩却很不理想。
“在高校和广大中小学开展高水平竞赛将会改变这一状况,因为只有教育和体育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共赢。”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和章认为,如果在政策保障及经费支持上对高校有更多的倾斜,高校就一定能培养出全面合格的世界级体育人才来。
记者 李小伟
大运会专题: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赛事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