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24日,国家计委、教育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年初扩大招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计划。1999年普通高校招生将从去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6万人,招生计划增加幅度达到44%。其增长幅度之大,是建国以来正常情况下从未有过的,力度之强,令人始料未及。由于扩招的消息非常突然,无论是高校还是教育研究部门对于这一“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影响,都还没有来得及认真系统地研究。现在高考已经结束,156万新生就要进入还没有来得及变化的校园,不抓紧时间认真研究扩招带来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恐怕是不行了。 扩招给高校带来眼前和长远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一、从近期看主要是现有高校的办学条件面临较大困难
“穷国办大教育”这是我们国家的现实情况,反映到高等学校就是办学经费和条件严重不足,这也是教育主管部门面对长期以来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而坚持“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而不是大发展的主要理由。当然这个理由也使得教育主管部门被列入“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成为人们不断抨击的对象。此次扩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是一项正确而重要的措施,它有可能对今年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是一个“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它缓解了升学对考生和家长的巨大压力。但是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并不会因为扩招而使条件一夜之间发生质的变化,高校面临的困难还是相当多的。
首先,师资虽有潜力可挖,但也是有限度的。目前我国现有普通高校的师生比已达1:10.35,与国外高校的平均水平1:14确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不能不注意这样一些事实,一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不同,我们的高等学校有一些课程和学时是无法删减和压缩的,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外语、体育、军训等等,这些决定了我国高校的师生比不可能与国外相提并论;二是部分高校教师虽在校内工作量不太饱满,已经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各类民办学校兼职。因此可以说,目前高等学校的师资虽有一定的潜力可挖,但不可能像一些经济学家计算出来的那样可以成倍地挖掘。
其次,校舍设备短缺的矛盾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标准,现有普通高等学校中图书、设备及校舍均达到标准的少得可怜,许多高校的学生宿舍拥挤不堪,人均面积不足2平方米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即使现在开始抓紧时间投资建设,由于时间关系,也不可能解决今年扩招产生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此次扩招虽然纳入国家计划,但有关部门并没有承诺扩招部分也按原计划给予财政拨款,只是说“适当补贴扩大招生所需的教育事业经费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由于此次扩招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希望老百姓能将银行中6万亿存款的一部分拿出来进行教育消费,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已经确定要将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实行产业化,因此,今年扩招部分的经费投入中,国家补贴部分将不会达到原计划的财政拨款水平,有可能只是极少的一部分,经费问题将主要通过适当提高学费解决。鉴于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和承受能力,以及考虑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情况,学费的提高必须是逐步进行而且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每提国家补贴的数量与提高后的学费相加,其总量仍不能达到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每年成本,那么,必将使高等学校经费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从一些省市近期出台的学费收取标准看,这种矛盾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广东省今年确定的收费标准,“211工程”学校的收费为,本科生每年3900元,较去年增加30%,但与培养一个本科生高校每年的实际经费支出10000元至15000元相比,学校还必须想更多的办法“创收”,以弥补因扩招产生的新的经费空缺,否则,学校的各项工作只能在低水平上运行。
二、从长远看扩招将有可能产生教育质量的较大滑坡
从历史上看,每次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都伴随着教育质量不同程度地下滑。此前教育界在对高等教育是否要大发展的问题上曾有过多次激烈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最后都集中在规模与质量的问题上。可以说这是一个客观存在而又不可回避的事实。首先,高等学校规模扩大后,学生总体质量必然会有所下降。虽然,高考录取分数线不是一个智力标准,但它毕竟是目前情况下判断一个人综合能力高低比较有效而又便于操作的主要方法。事实也证明,重点高校学生的成材率,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优势,这其中的原因除了重点学校具有较好的师资和条件外,与他们的学生入学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其次,由于此次扩招的幅度是“突进”和“跳跃”式的,因此对大多数高校来说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更别谈条件的创设了。这必将对原有的教学计划、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带来较大的冲击,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教育质量下滑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三、减少扩招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几点思考
扩招无疑将对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使教育更好、更快地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各界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正确引导消费,扩大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扩招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扩招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紧迫课题。
1、积极挖潜。充分挖掘现有校舍、食堂、教室、实验室等设施的潜力,延长诸如图书馆、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提高各类设施的利用率。采取走读的方式和利用学校周围社会闲置房屋作为学生公寓的办法,缓解学校学生宿舍严重不足的矛盾。对现有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单位时间的讲课效率。
2、严把质量关。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为高等教育今后进一步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宽进并不意味着宽出,每一所高等学校都必须充分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严把质量关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高等学校内部必须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按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达到基本的质量标准;二是建立完善的社会评价体系,教育主管部门要授权有关的中介机构定期对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检查评估,督促引导高等学校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检查、评估结果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的监督。 3、政府一定要有必要的配套经费投入。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公民个人接受非义务教育不能是免费的,这些观念已经被大多数公民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此可以逐步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或者不投资。特别是我国目前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占GNP的比例仅为2.5%左右远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4%的情况下,政府更应该积极想办法保证教育经费的落实到位。那种认为可以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学费标准使公民承担高等教育的全部成本,从而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不利于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首先,从世界范围看,不管是哪个国家,也不管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仅靠收取学费就可以使学校高水平运转的例子是绝无仅有的。在美国,公立高校的学费收入占30%左右,私立高校的学费收入大约也只有60%。由于教育的外部特性较强,它不仅可以给受教育者带来收益,也可以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好处,因此,即便是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要通过各种方式给予私立学校适当的投入。其次,从有关统计看,目前高等学校所需经费,由财政支出的大约占50%左右,其余部分需通过学校采取各种“创收”手段解决。可以说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占高等学校实际支出的比重与过去相比已经大幅度下降。如果此次扩招部分不能按原计划那样给予财政拨款,那么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下降,从而给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更大的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