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惊人,尤其是近两年的扩大招生规模前所未有。在千万学子皆大欢喜地跨过高校的“门槛”以后,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成为牵动人心的热点问题:数量增加了,会导致质量下降吗?扩招之后,学校能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吗?能保证基本的教育教学质量吗?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教育部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一些大学校长和专家。
“老师,这么大的课堂,坐在后面,实在听不清,看不见,给我们每人发一个望远镜吧!”在一所基础较差的地方大学采访时,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有点幽默的“笑话”。即使在北京的一所著名的重点高校,也出现过一个班级一周不能开课的事。虽然这种表述过于夸张,未必能准确反映高校扩招之后教学条件紧张的状况,但一些高校出现的学生上自习、上图书馆要“抢占位子”,上实验课不能人人动手,只能观看“演示”等种种现象,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超常规的大规模扩招之后,高校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亟待解决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辽宁省教育厅厅长李喜平这样描述扩招之后辽宁省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遇到的不容回避的新问题:一是教学条件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部分地方大学的办学条件较差,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亟待提高,实验设备难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二是学科及专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理科院校办文法,文科院校办理工,没有自己的特色,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特别是文秘、会计、法律、外语等一些通用专业,低水平重复办学的倾向还存在;三是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据调查,扩招之后,广东省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办学经费缺口仍然较大,资金问题突出;教育的供求关系仍然是供给不足,需求旺盛,质量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成效不太明显;优良的教风、学风还没有真正形成等。
一些专家分析,重点高校和地方高校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遇到的问题有所不同,少数中小规模的学校本来在教学设施方面欠账就多,又盲目扩大招生,这些学校的教师、教室、食堂、学生宿舍、实验室等方面供需矛盾最为突出。重点高校的问题是,少数学校把精力主要放在科研上,都在比各种“排行”,比发表论文的数量,不重视甚至“糊弄”本科教学。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钟秉林分析扩招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更加系统全面。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疑,这两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地扩大招生,可以不断满足社会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求,不断满足老百姓对子女上大学的迫切愿望,可以大大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但是,大规模的扩招,也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严峻挑战。吃饭、住宿等后勤问题,随着“三年实现后勤社会化”目标的进一步实现,会在短期内解决好。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学条件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师资短缺,许多学校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教师紧缺现象,特别是公共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教师紧缺;其次是教学仪器设备不足,尤其是一、二年级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课的仪器设备,不仅台套不足,而且也有仪器设备更新及使用效果等问题。
针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领域出现的这些问题,钟秉林认为,在质量问题上绝不能含糊,绝不能以牺牲教育教学质量为代价换取扩大招生规模。因此,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必须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必要的教学条件、基本的教学质量。钟秉林分析,在招生数量问题解决之后,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老百姓绝对不会仅仅满足有学上,他们的期望值越高,我们的压力就越大,感到肩上的担子就越重,说“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一点都不为过。我们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来重视质量问题。对质量关,要“严防死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