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一些大学校长关注的热点仍然是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收入,就业率低只是觉得面子难看;
□ 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使“大学生就业难”愈演愈烈;
□ 找准办学定位,培养特色人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校长责无旁贷
几年前,社会对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是高校招生规模过小,增长速度过慢,以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央审时度势,从1999年起,连续三年扩大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但由此带来毕业生数量短期剧增,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2001年教育部所属学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89%,其他中央部委属学校约为79%,地方高校为69%,全国平均为70%。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少量大学毕业生暂时待业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但当就业率与录取率相差较远时,社会对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将从“升学难”转向“就业难”,对高校和政府必将产生新的压力。解决“就业难”的矛盾将比解决“升学难”的矛盾更为棘手。政府、高校和社会必须“未雨绸缪”,认真探讨应对措施,尤其是大学校长,更应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认清形势,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由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决定的。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此相适应,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了“统购包销”式的国家计划统一分配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校长根本不需要过多地考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有的毕业生由国家计划统一分配模式基本上被打破,1986年起,开始试行以“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为特征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这种就业制度,仍然没有真正解决国家不包分配的问题。因为学生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全部由学校派回生源所在地,由当地政府安置就业。在这种就业制度下,校长和院系领导也很少感到就业的压力。从1999年起,教育部公布部属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迫使学校开始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因为就业率太低,学校面子太难看。但是,校领导们关注的焦点仍然是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学校收入。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形势下,当地政府很难通过行政手段安排毕业生回家乡就业,因为企、事业单位有依法用人的自主权,政府无权干涉。政府机关本身,由于机构压缩、编制限定,公务员必须精简、精干、高效、公开招聘,因此不可能将政府作为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场所。事实上,现行的就业模式,已给基层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往往要不到,而专业不对口、学业有缺陷的毕业生,却要政府承诺安排工作。今后几年内毕业生又将大幅度增加,如果继续实行现行的就业模式,县、区政府承担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将会更大。
与此同时,就业的压力不仅落到在校学生的头上,也落到了校长、院系领导和教师的肩上。试想,如果高校培养的大批毕业生不能就业,怎能说学校办得成功呢?学校的领导、干部、教师又如何对得起国家每年对学校的巨额经费投入呢?事实上,如果学校一次就业率太低,学校就不会取得社会的信赖,优秀高中生也就不愿报考。生源质量不高,将会影响到毕业生质量和就业率,学校如果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就将直接威胁到学校的发展和生存。
剖析问题,及时找到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
既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已呈现出来,我们就必须冷静思考,寻找影响就业工作的深层次因素。认真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
1.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的基本框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高校各专业由师资、实验设施所决定的培养能力,也是在计划招生、统一分配时形成的。然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事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当前,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市场营销、英语等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而学校由于师资不足或实验设施陈旧等原因,难于大量增加招生。某些社会需求量小的传统专业,或由于师资力量充足,或为了保证硕士、博士点生源,有关院系都不愿减少招生。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速增加,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将更加显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