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慕课MOOCs风暴
“慕课”来袭,传统大学安否
2013-09-27    新华网-工人日报

字体大小:

  慕课来了,它来势凶猛,势不可挡。“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最大的教育革新,更重要的是,它将改革大学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图。”上海交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对慕课做出如是评价。

  “慕课”,是英文“MOOCs”的中文名,本意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它正在全球范围牵引着百万量级的学习军团,成为他们汲取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渠道。

  中国的一流高校,也敞开大门,融入变局,避免在这场全球在线教育建设浪潮中失语旁落。9月23日,北京大学的4门课程在edX平台正式开课,成为中国大陆上线的首批全球共享课程。短短一天多时间,全球就有2万多人在线选修。

  更加公平的学习机会

  9月24日,在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读大二的王路,登录edX网站,进入北京大学《电子线路》的网络课堂,观看视频。“在未名湖畔读书是我曾经的一个梦想,能在网上听北大老师讲解专业课,也算是我某种程度上圆梦了吧。”

  网络在线课程的兴起,让人们不论肤色、年龄、学历、国别,不管是在高等学府还是在贫民窟,都能在任何时间、地点学习,这也意味着人们迎来更加公平的学习机会。与在真正的大学里拼学分、拿文凭相比,这种学习动机更加明确、纯粹,完全从对课程内容本身的兴趣出发,随时随地都是学习的好时候。

  在北京一家银行金融市场部工作的文栋,是一名在线学习发烧友。尽管已经年逾不惑,他还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文栋一开始追的是哈佛大学的哲学课程《公正》,这是一门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入门课程,从2009年上线开始,它风靡全球。在文栋的学习道路上,这是他最宝贵的收获之一。学习这门课程,让每天疲于加班的文栋开始理性审视自己的工作、生活,反思对金钱、名利的态度,也让他带着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

  从此以后,文栋的业余时间有一大半贡献给了网络课程,除了学习《幸福课》、《聆听音乐》等人文学科的课程,随着网络课程的2.0版慕课的兴起,他又学习了哈佛大学推出的《金融市场》,他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文栋这样评价网络公开课程:“在我看来,优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情,它打破了高等教育固有的门槛,抛下了知名学府的傲慢,让人们有更加平等的学习机会。”

推荐专题>>MOOC:一场教育的风暴要来了吗?
推荐内容>>“慕课”来了,中国教育怎么办 
推荐内容>>“慕课”风暴:挑战高等教育的未来 
推荐内容>>中国大学“慕课”上线 要颠覆传统教育? 
推荐内容>>中国一流高校纷纷加盟“慕课” 搅动大学课堂
推荐内容>> “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   专栏>>慕课MOOCs风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慕课十年,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 人民日报:慕课打开教育数字化新空间
· 人民日报:我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
· 慕课10年:数字化为高等教育插上腾飞翅膀
· 慕课十年:高等教育教学进化之路
· 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教育部“云发布”聚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 2021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线上举行
· 突破慕课(MOOC)发展的难点在哪里?
· 专访高校名师孟宁:“智能基座”精品慕课打通产教研壁垒,激发教学新理念
· 慕课打开教育更多可能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