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研究室 刘惠莉
吴晗雕像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号梧轩,浙江义乌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优秀共产党员,也是清华为之骄傲的优秀学子和教师。他的一生,曾历经磨难与坎坷,但是他对学术事业、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家庭、爱情、朋友忠诚与担当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2009年是吴晗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逝世40周年,谨以此文寄托我们深切的怀念。
艰难的求学之路
吴晗自幼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以才华出众、博闻强记和勤奋好学闻名家乡。但是他的求学道路并不平坦。
1925年,吴晗中学毕业,因家庭经济困难,只好在家乡暂任小学教员。1928年,吴晗考入中国公学大学部。在那里,他因出众的才华和扎实的文史功底,给时任校长胡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30年5月,胡适辞去中国公学校长一职。8月,吴晗转赴北平求学。
1931年8月,吴晗以转学生身份考入清华大学历史学系二年级。
此时,经济问题仍然是困扰吴晗求学的首要问题。胡适深知吴晗的境况,他亲自致信清华代理校长翁文灏和教务长张子高,请他们设法为吴晗安排一个工读生的工作。入学不久,在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和历史系主任蒋廷黻的帮助下,吴晗获得工读生机会。他被分配整理清朝档案,每天工作2小时,每月给予25元报酬,这是清华当时所规定的研究生做兼职的最高待遇。这一帮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吴晗的经济困难。在随后的几年里,吴晗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在当工读生之余,拼命写文章赚稿费。靠着这些钱,吴晗不但负担了兄妹三人的学费、生活费,还不断替家里还债,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一个长子对家庭的那份责任。
清华园里“太史公”
早在上海公学读书期间,吴晗在文史方面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考入清华以后,鉴于吴晗的学术基础,历史系主任蒋廷黻建议他专攻明史。
吴晗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师长们的悉心指导与影响下,吴晗除了上课和工作以外,几乎不参与其他活动,读书、抄卡片、搜集史料、撰写文章等与学术研究有关的活动基本上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为此,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太史公”、“腐儒”。
在清华短短的三年里,吴晗正是靠着“勤读、勤抄、勤写”的毅力与执着,在明史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清华学习期间,吴晗在《清华周刊》以及《燕京学报》、《大公报·史地周刊》等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作品,其中一些是具有相当分量的学术论文。
除了埋头苦读外,吴晗还是一位积极推动史学研究活动的倡导者。1932年,吴晗担任了《清华周刊》文史栏主任,为了组稿、审稿,常常不辞辛苦。1934年5月,吴晗与汤象龙、罗尔纲等10位有志青年发起成立了“史学研究会”。
1934年,吴晗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开设明史、明史研究、明代社会史等课程,为当时各高校开设明史课之首创。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勤奋与积累,吴晗的明史研究不断结出累累硕果。在清华学习和工作的短短几年间,一个年轻的明史专家已经成长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