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建校初期兴建过一些校舍,规模不大且多为单层建筑,“清华学堂”两层的大楼算是校园里最高的建筑了。为了适应改办大学的需要,1914年学校专门设立工程处进行校园建设。1916至1920年间,学校耗资约百万元,先后兴建了图书馆(老馆东半部)、体育馆(前馆部分)、科学馆和大礼堂,时称“四大建筑”,是清华建校以来第一批大规模建筑。有“中国第一建筑师”之称的庄俊(1910年游美学务处第二批游美生),配合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并且监造了这批建筑。这四大建筑多为红砖青瓦、铜门钢窗,而且精雕的梁柱、恢宏的穹拱等欧式古典建筑的元素尽含其中。她们和稍早建成的清华学堂、同方部组成了清华早期校园的主要建筑群,为校园中心区建设奠定了欧式的建筑风格,同时为学校发展成为大学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些建筑群,也是上个世纪初我国首批引进西方建筑科学技术建造的近代建筑,现在已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这批建筑从外形到内部都极力欧美化,甚至许多建筑材料和内部设备也是欧美的舶来品。再加之,当时学校的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课外活动等,几乎全部仿效美国,于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有了“清华学校恰像一个由美国移植到中国来的大学校”之深刻印象。
科学馆为三层建筑,总面积约3550平方米,暗红砖墙,灰色坡顶,大门上方刻有“SCIENCE BVILDING”及“科学”。科学馆初期只是学校理科课程的实验场所,馆内设备相当先进。从1926年物理系及1929年清华理学院成立,一直到1999年新理学大楼建成,均以此处作为系馆,科学馆现仍为物理教学楼。到1931年时,馆内全部实验室约有仪器3000种、价值6万余元,是国内最先进的物理教学楼之一。当时,首任理学院院长、人称“科学馆主”的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先生,聘请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萨本铁、黄子卿、李继侗、周培源、赵忠尧、霍秉权、任之恭、施汝为等一批名家,使清华物理系成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后来算学系也设在科学馆,数学名家熊迪之、杨武之、赵访熊、郑桐荪、孙光远曾在此执教。这里曾走出了王淦昌、周同庆、龚祖同、华罗庚、赵九章、王竹溪、翁文波、钱伟长、彭桓武、钱三强、何泽慧、王大珩、郁钟正(即于光远)、葛庭燧、林家翘、江泽涵、段学复、陈省身、周光召、曹本熹、何祚庥等众多杰出的科学家。从这些闪光的名字中可以看到,科学馆不愧是中国现代科学的摇篮。
大礼堂建成时是国内高校中最大的礼堂,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高44米。大礼堂的建筑最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罗马和古希腊艺术风格,罗马风格的穹隆主体,开敞的大跨结构,汉白玉的爱奥尼克柱式门廊。整个建筑下方上圆,庄严雄伟,象征着清华人“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是清华的集会中心。大礼堂是清华“最有光荣历史的建筑物之一”,在三十年代是支持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日的“大礼堂派”学生集会之地。现在校内的会议、讲座及娱乐演出,仍经常在此进行。
与科学馆、大礼堂一样,体育馆和图书馆也是当时国内高校中设备最为先进的建筑之一。当时的清华学校曾以“三好”学校而闻名,这“三好”指的是“校舍好、英文好和体育好”(也有一说是“要求严、英文好、体育好”)。无论是在图书馆里的“开矿”,求增进知识才干;还是体育馆内的“斗牛”,以健壮身心体魄,这些都是铭刻在老学长心中的美好回忆。
继最早的这四大建筑之后,1928年起清华第二个“四大建筑”——生物馆、气象馆、图书馆(扩建部分)、明斋(新宿舍)相继开始修建。这些建筑是由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杨廷宝(1921届)设计的,其中二期图书馆的扩建设计堪称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杰出代表作。
抗战期间,清华园沦陷于日军之手,校园建筑及财物遭到野蛮破坏和大肆掠夺。体育馆被当作马厩、伙房和仓库,图书馆被当作“长官疗养室”、伤兵医院,明斋充作耳鼻喉科病房,化学馆、生物馆是外科室。日军投降离开之时,这些建筑里面已经没有一本藏书,地面上的木板被拆卸精光,设备器械被抛弃室外,整个校园已是满目疮痍。1946年清华复校后,学校投入了很多财力,经过多次的修复,终又恢复了她们的原貌。
如今校园建设快速发展,截止今年3月,学校占地总面积达到404.4公顷,建筑面积达到218.7万平方米,与建校初期的总面积45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规模相比,校园扩大12.5倍、建筑面积增加近54倍。“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她们记载着清华的沧桑与辉煌。从校园里早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工字厅一带)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方古典建筑(大礼堂为中心),到六十年代的仿苏建筑(主楼为代表),这些建筑清华人曾戏称为“封、资、修”建筑;再到九十年代的主楼以南、新起的科研教学区的现代建筑(经管学院大楼、建筑馆、技术科学楼、法学院明理楼等),以及校园东北部的学生公寓楼群,正是清华“人文日新”发展的轨迹与见证。至今,和校内鳞次栉比的新楼相比,早期的四大建筑仍独具特色而不失光彩。当我们走进这些依旧朴素庄重、或是依旧书香醇厚的建筑,仍然能够感觉到“先知的话语在寂静之声中轻轻地传递”,此时你能不油然心生感动和崇敬吗!(作者:冯茵)
(本文编写中参阅了《清华大学校史稿》,《清华园风物志》/黄延复,《清华园九十年的变迁》/苗日新,《清华校友通讯》)
转自清华校史研究室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