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高教30年发展研究
高等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篇
2009-06-0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 吴潜涛

字体大小: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客观地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发展,系统深刻地总结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及问题和教训,对于我们遵循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一、恢复与初步建设阶段

  恢复与初步建设阶段,大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这一阶段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拨乱反正、恢复建设为重点,在理论上,集中进行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保证了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在实践上,注重培训和提高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水平和质量,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

  (一)本阶段理论上创新与研究的主要表现

  1.重新确立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2.对高等教育过程中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途径、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3.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全国高等学校普遍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弘扬爱国主义的教育。

  4.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研究,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建设。

  5.高校恢复、调整与重建领导班子,试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初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齐心协力抓高校党的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本阶段实践突破与探索的主要表现

  1.恢复和发展高等学校,恢复高考制度,提高文科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进行学校的专业课调查和调整工作,重新编写新教材,颁发教学计划,其中,包括马列主义教育类课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改善待遇,强化培训,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4.建立健全各级理论教育的领导体制,加强学校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5.设立党委学生工作部门,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助手作用,恢复学生会组织,推动学生社团的建立和开展活动。

  6.恢复和健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兼职队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7.坚持和改善党委的领导,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8.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习近平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 哈商大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
· 北京:思政教育 辅导员每年须与每位学生谈次话
· 华南师范大学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时尚
·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5》发布
· 2011中国高教学会思政教育研究分会年会召开
· 安徽理工大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 李卫红:利用网络新媒体为学校思政工作服务
· 教育部等: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李卫红强调:抓好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