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校园贷
"校园贷"迎来新一轮整肃期 未来格局将会怎样?
2017-07-10  新华网-科技日报  

字体大小:

  最初那个代表金融创新的“校园贷”,现如今乱象百出,校园欺诈、高利贷、裸贷、暴力催收成为其代名词。日前,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并逐步消化存量业务,同时鼓励银行等合格放贷主体进入“校园贷”,并明确互联网平台可以提供助贷等服务。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往往就是因为资金来源的不合规、不合法,导致资金成本高、风控能力差,所以才出现高利贷、高坏账,以及暴力催收等问题。“校园贷”迎来新一轮整肃。

  作为消费金融类产品,“校园贷”有其存在的空间。只是资本的逐利性致使了它的野蛮生长。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被叫停,时隔八年银行重返校园市场。“校园贷”未来格局将会怎样?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从去年监管层部署整治工作以后,互联网金融从业主体开始发生变化,银行和国资背景的平台逐步占领互金领域。银行在风控和合规经营等方面,比互金平台有优势,懂得金融的规律,能领会监管层的意图。所以,银行开展‘校园贷’业务更能得到监管层的认可。”

  整肃市场打开大门,设定“合格放贷主体”

  “早前银行被叫停开展校园信用卡业务,大学生金融市场面临空白,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以后,互金公司注意到了市场空白,纷纷进入市场,但这几年校园金融市场是不规范的。”在易观智库分析群组副总马韬看来,鼓励银行进入“校园贷”市场其实也是为了正常、合规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金融借贷需求。

  《通知》从资金的来源问题上对“校园贷”的合规性进行了界定,放贷资金必须来自“合格放贷主体”。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来看,在网贷机构备案整改还未结束之前,这一主体指的就是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各大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

  其实银监会对“校园贷”问题早有关注。早在今年4月21日,银监会召开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对“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进行了反思。他在会上表示,要加强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风险专项整治,做好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加强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

  一直以来,“校园贷”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整个行业信息不够透明,学生多头借贷情况时有发生,以致到头来超出还款能力,不得不寻求其他办法。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通知》或将充分保障学生借贷人群的权益,极端违法违规的行为有望遏制。此外,由于所规定的“合格放贷主体”的信息已经较为完善地集中在央行征信系统中,因而对校园信贷行业来说,多头借贷的问题有望根除。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学生资助中心今年三次预警校园贷
· 警惕校园贷穿上“新马甲”
· 校园贷新套路:以兼职为饵 一不小心就成“老赖”
· 不良校园贷都有哪些“坑”
· 校园贷整顿进行时 仍有小广告“盯”上校园共享单车
· 校园贷“正门”已开,能给大学生“贷”来满意吗
· 监管叫停校园贷 学生仍可在部分借贷软件获得贷款
· 同学,这些贷款千万不能碰
· 教育部回应“校园贷”问题:网贷机构禁向大学生放贷
· 教育部:网络贷款机构不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