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的重要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核心思想。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和规划纲要要求,北京大学将紧密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一、理清人才培养思路,确定教育改革方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
北京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传统,树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按照规模、结构、质量内在统一、相互协调的原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上,动态地控制规模,优化结构,保证质量,提高效益。
北京大学集中了一批中国优秀的本科学生,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富于进取精神,我们有责任全力提供启迪智慧、富于挑战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和拓宽学生的基础,以多样化的培养方案、自主学习和在创造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启迪学生智慧、培育人文和科学素养,并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既学识渊博又谦逊达理、既勇于批判又富于合作精神,能够成长为未来各领域的中坚力量和领导型人才。
北京大学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坚持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坚持把学生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优先、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步入新世纪,学校提出要进一步贯彻“十六字方针”,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一条适合校情、适合国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道路。
二、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优化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保障。2010年,北京大学提出“以人才规划纲要为指引,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水平”的指导思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着力于引进和培养人才,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据最新统计,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师队伍共有2485人,本学年承担本科生授课任务的教师198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的829人,副高级职称887人,其他267人;负责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78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68人,副高级职称372人,其他145人。
学校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保障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设立了主要用于引进优秀青年学者的“百人计划”,试行了教师预聘制度。学校举办多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搭建了青年教师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三、构建多样化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通过实施元培计划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基础和实践环节,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经过了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学校形成了元培学院、学科大类或院系招生和培养、跨学科人才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及辅修与双学位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元培学院(元培实验班)
2001年9月成立了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同时设立了“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7年,在元培实验班的基础上,“元培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北大本科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学校发挥元培学院教育组织模式和北大学科的综合优势,培养跨学科人才。目前通过元培学院组织设置“古生物”专业、“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专业以及“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等跨学科专业,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二)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
学校从2002 年开始实施按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模式,学生可以在完成前1-2年基础课学习后,在院系内选择专业方向实行分流培养。至2004年,除外语类和医学类专业外,全校所有院系基本实行了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
为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各院系对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等进行了调整与改革,注重建设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块化课程体系。例如,物理学院针对学生从事物理研究、应用物理研究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需要,设计了三种深度和广度不同的基础课程模块,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志向和兴趣进行选择。在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同时,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例如,化学学院、中文系等院系比较早地试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物理、化学、生命、信息等院系则采取了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教师科研组活动等举措,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科研训练。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为适应社会对专业基础扎实、同时具备其他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北大在1989年开始进行辅修/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目前,大多数院系都开设了双学位或辅修课程,全校选修双学位课程的学生保持在30%左右,双学位和辅修教育已经成为北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利用学校的综合学科优势,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学校2010年开始进行了由文、史、哲、考古、外语五个基础文科院系组织的“古典语文学”跨学科项目的人才培养的探索,目前已招收两届32名本科生。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0年秋季起在全校范围内试行“3+2”培养模式,面向全校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大三本科生进行选拔,择优录取10学生进入为期两年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毕业后授予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
(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通知的要求,北京大学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环境科学6个领域开展了“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试验计划”,目前已有学生320名,培养工作正有扎实推进。
我们重视在试验项目中建设高质量的核心课程体系。并通过邀请在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为项目组学生开设课程,如中科院田刚院士、鄂维南院士、北大物理学院院长谢心澄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的B. Coppola教授等多位国际知名教授,使得学生直接接受大师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
我们注重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支持学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与科研实践,例如化学学院选派优秀的学生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系接受为期6周的科研训练,物理学院派出学生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香港大学进行学习,生命科学学院则利用暑期,组织学生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和研究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科研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