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2日讯(记者 刘继安) 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今天在京开幕,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防科工委、中科院所属的82所高校的现任校长参加了论坛。论坛还邀请了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16位校长和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就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高校办学经验做专题演讲,并与国内大学校长进行学术交流。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出席了今天的开幕仪式并致辞。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此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旨在在分析研究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大学校长的国际视野,提升中国大学校长的战略思考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充分交流、分享和借鉴国际大学领导和管理的成熟经验,为我国发展完善现代大学体制、建设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水平大学、提高中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在为期11天的论坛期间,中外大学校长将就“一流大学领导和管理的成功要素及其基本特征”,“现代大学的领导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组织构架”,“新世纪大学发展的目标和发展战略以及学科建设与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大学的资源开发与配置”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和深入的探讨。本次论坛将采取专题报告、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论坛结束后,各小组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后续研究,以完善和发展论坛成果。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论坛开幕仪式上致辞说,时代赋予大学新的使命和丰富的内涵,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要求。现代的大学必须有现代的管理,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大学校长责任重大。时代要求大学校长要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善于进行科学的定位和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善于协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善于动员和配置各种资源。世界各国的大学有着共同的人类文明渊源,又深植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土壤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传统和风格。因此,中外大学校长在此进行交流、研讨,具有特殊的意义。
陈至立说,进入新的世纪,中国政府确立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方面,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自她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到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已由1998年的643万人发展到了1214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了13.2%。
陈至立强调,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来自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所作出的承诺,另一方面来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面对这种新情况,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必须抓紧思考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的建设与领导管理问题,为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她希望这此论坛能够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发展中大家所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促进我国大学领导者拓展国际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和领导管理水平,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主持了今天的开幕仪式,教育部其他领导同志韦钰、袁贵仁、赵沁平、田淑兰、郑树山出席了今天的开幕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