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尹路景) 在过去的8年中,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改革涉及高校900多所,基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面,在合并中先后撤销了330多所高等学校。
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与当时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其基本特征就是条条办学、块块办学。这种体制也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了高校规模偏小、办学质量和效益不高等弊端,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随着市场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这种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形势需要。
据了解,经过8年的持续努力,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对29所重点高校实行以中央为主、中央和地方共建的体制;在317所高校开展校际间合作办学,形成227个办学实体;先后将637所高校合并组建270所多科性和综合性的高校。这项改革有利于学科的交叉综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理顺了中央、地方以及高校间的关系,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管理体制。此举为高等教育发展扫清了体制障碍,形成了一批学科齐全的高等学校,提高了大学的整体实力,为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
据介绍,下一阶段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将把更多的关注点投向大学内部管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