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忠广(左二)在公派期间积极促成了华北电力大学与美国普渡大学卡柳美特分校的合作。图为签署合作协议时,他与华北电力大学校方代表团合影。(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公派期间,钟新(左一)访问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伦伯格传播学院院长迈克·卡必尼,二者就公共外交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公派留学的归来价值
我国公派留学的选派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选派和管理办法,建立了涵盖各专业领域达3200人的评审专家库以保证选派质量;大批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如期回国支援我国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
相关内容>>中美举办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会议探讨交流公派机制
国家公派留学是培养国家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及国家急需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2012年国家公派留学选派工作会议上,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有关负责人谈到,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的选派规模从1996年的2044人增至2010年的13036人。15年间共选拔91560人;目前仍在外学习的留学人员23700多人;按期回国率平均为98.23%。
这些已回国的公派留学人员中,以访问学者身份出去的人员回国后在自己的岗位上以新的姿态绽放着他们的美丽。
学科人脉延续
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回国后依然与国外的导师、科研团队等保持着友好的联系,通过他们的纽带作用,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建立了稳定持久的学术交流渠道。
“他们所带回来的学科人脉为将来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外事处处长范捷平认为,大批选派人员在留学期间所建立的学科人脉对我国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有着关键性的带动作用。
一些派出人员在出国交流期间,也促进了国外学者对中国的了解,从而推动高校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付忠广,2008年获得基金委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由华北电力大学派出,赴美国普渡大学卡柳美特分校做访问学者。在公派期间,他走访了很多美国知名的大学和中学,结识了一些学者,了解到国外大学的学术发展现状与动态。在他的积极促成下,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教授访问了该校,并签署了两校合作协议。如今,华北电力大学每年都接待普渡大学卡柳美特分校的学者访问,并每年派出学生或教师赴该校学习,两校建立起制度化的交流沟通渠道。
付忠广说:“通过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了解到国外的科技发展动态,了解到国外的学者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了解到我们研究梯队的真实科研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归国后的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更好地指导研究梯队中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
学科人脉的延续促进了我国高层次人才与国外同等水平或更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的对接,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起到了拉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