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中外交流 > 中外交流动态
思考:留学天平倾向何方
2012-03-16    新华网-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留学天平倾向何方

  ——来自第17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的思考

  3月9日,随着“2012中国留学论坛”主论坛“促进学生流动的均衡发展:高校国际化必由选择”的进行,学生流动均衡发展成为与会者讨论的重要话题。“2012中国留学论坛”是第17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的重要内容,本次展览于3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随后依次到郑州、成都、上海、西安、武汉和广州等地巡展。该巡回展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办,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参展。

  学生均衡流动体现大国形象

  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来华留学生约29.26万人,来自194个国家、地区,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6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学习。出国留学生33.97万人,比去年上升了约19%,其中自费留学生占93%。

  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的流动,在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变化,凝结了中国留学工作几十年的艰苦努力。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说:“关于学生流动均衡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现在提这个问题的时机已经非常成熟了。”

  白章德认为,中国来华留学生逐年增多,并且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50万。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留学目的国。在这一背景下旗帜鲜明地提出学生流动均衡发展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体现了大国形象。只有均衡发展,才能使学生流动具有可持续性。留学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健康发展留学事业是扩大中国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生均衡流动已成世界难题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车伟民处长,去年曾参加一次国际教育展览会,其中的国际论坛就以学生流动的均衡发展作为主题。他说,学生流动的均衡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教育界的一个难题。

  在欧美,这个问题似乎更为迫切。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宣布实施“十万强”计划,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招揽10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为此,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开展相关工作,比如与美国格林维尔科技学院、杰克森维尔州立大学等10所高校合作,以鼓励更多的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据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最新的门户开放年度报告,2008至2009年,约1.3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2008至2009年,近10万名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2009至201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2.7万,2010至2011年,则增长到约15.8万。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副校长何瑞鹏博士研究了欧洲32国国际学生的流动概况,发现英、德、法三国拥有欧洲2/3的外国学生。从中国学生在欧洲各国的分布情况看,66%在英国,11%在法国,9%在德国,4%在意大利,1%在比利时。这是学生非均衡流动的又一体现形式。

  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副校长苏·托马斯女士认为,促进学生流动的均衡发展是高校国际化道路的必由选择。她期待中国扬州的一名大学生到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学习,而查尔斯特大学的博士生也能到中国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学生交流加强,双学位课程可以在德国、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流动完成,而且能确保平衡流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国际教育展将开幕 40个国家和地区500所院校汇聚一堂
· 中国国际教育展本周开幕 中国留学人数持续攀升
· 留学美国:配偶子女可陪读 但不得找工作
· 美多所大学报告中国学生减少 校方感到担心
· 留学:“不差钱”背后的文化交流互鉴
· 西安渐成留学人才 回国创新创业首选地
· 教育部发留学大数据:中国成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 2018留学风向观察
· 李克强: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
· 父母学历高,孩子更爱留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