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悠久的游学文化催生“多语种人才”,成熟的语言培训产业应运而生,但这些情况在国内知之甚少—— 游学,多少人想去不敢去?
最近一次去英国出差,梁玥昕又选择在上海报了一个伦敦当地的游学班,“尽管公司会有出差补贴,但语言学校会找好寄宿家庭,包吃包住,比自己去找酒店安排食宿要便宜很多。况且,出差之余还能跑到大学上课,听英伦老太太分析英语句子,这是一种享受!”
梁玥昕是个留学咨询师,工作的便利让她很早就留意到“游学”。她像欧洲人一样,已经把“游学”当成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起初,度假时报个游学班,一半时间去英国南部晒太阳,一半时间去上上课;后来,连出差也报个游学班。
但如此“经验丰富”的游学族毕竟是少数。“语言学校是不是野鸡学校?”“为什么要去国外学语言?”“语言学校是不是都是中国人?”市场上游学产品多以语言学习为主,担心与怀疑牵绊住了许多人的脚步。
“学语言,就要去那个国家学!”
梁玥昕是上海华申留学中心英国部经理。6年前,她给10岁的小外甥报了个去英国游学的“少儿英语班”,为期一个月,费用是1.5万元人民币,包吃包住。“陪读”的梁玥昕算算伦敦最便宜的旅馆一晚也要60英镑左右,还不包括吃,索性也报了个“成人英语班”。
第一次走进学校,梁玥昕因为自己的年龄而惴惴不安,结果让她吃惊:60多岁的德国老太太和侄女一起来游学,俄罗斯妈妈和女儿一道游学……游学在欧洲并没有年龄限制,“老少一起游学”相当普遍。
“欧洲版图不大,但语种众多,别说各国语言不同,就连一个国家之内也可能有多种语言,比如瑞士就有德语区、法语区,这迫使欧洲人去学习不同的语言,当然,欧洲地块小,出国便捷,也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便利。他们逐渐形成一种观点:学语言,就要到那个国家去学!”梁玥昕事后渐渐理解,近年来到中国学中文的外国学生越来越多,其实就与他们的语言学习理念有关。
“欧洲人相信语言要在使用中习得,老师会通过话题讨论让学生学习语言,比如谈酒后驾车、大龄青年、同性恋等问题,因为班级里有不同国家的学生,不同国家的风俗与相关做法都不同,听来很有趣。讨论中,许多‘专有名词’就是一种学习,比如‘同性恋出柜’、‘大龄青年’之类用英语怎么说,恐怕很多国内英语专业的学生都不知道。”一个曾有游学经历的英语老师对记者直言,课本中的英语偏书面,也难免“石化”。“语言本身没错,就好比我们看《新闻联播》,播音员说的绝对是正统的语言,可是当你的英语只停留在书面英语,就相当于你用播音式语言跟人交流,别人会觉得你的英语很奇怪很做作,而你浑然不知!”
以语言学习为主的游学,仿佛也是欧洲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并间接助推了欧洲成熟的语言培训业。现在,这些全球连锁的培训机构已经开到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