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马鞍山一所中学的英语课上,老师询问哪些学生曾经出国旅游过,竟然有一半左右的孩子举手。面对如此庞大的曾出国群体,那些未曾出国的孩子及其家长百味杂陈,有家长感到担忧,担心孩子会为此感到自卑,还有家长则表示无妨,如果没有能力行万里路,不妨先读万卷书。对此您如何看待,孩子没出过国就算“落伍”了吗?
@陈维津:育人先正己。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树立“孩子没出国与落伍毫无关系”的观点,发挥好正确的教育引导作用,切莫误导孩子。
@熊建华XGH:学习知识需要借鉴、交流、取经,但这绝不等同于把出国“镀金”当作唯一路径,更不能认为不出国就“落伍”,把出国当作追求“名位”与“身价”的台阶。否则,很容易助长出国求学的攀比之风,很容易给一些学生带来心理困惑与压力,也会给一些家庭带来一种难以应对的实际困难。
@萍踪小亭:即便没有条件出国,也应该让孩子多感受不同城市、不同人群的生活,丰富他们的见识。“落伍”的不是没有出国,而是偏居一隅,单调成长。
@gfxr:这个现象同日益壮大的低龄出国大军有类似之处,我们要从自身反思,是否当前教育的发展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只有将教育改革开放的文章做足,像盛唐揽天下人才,变“流出”为“流入”,中国教育才算成功!
@秦岭瞭望:这个问题从侧面反映了大众的攀比和效仿心理。孩子没出过国就算“落伍”和孩子出过国就会有出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更是没有逻辑依据的推论。一个人的成长进步,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素养的提升,才能的扩展,需要学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这些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对于孩子出国一事无可厚非,但成为评价孩子是否“落伍”的观点不敢苟同。孩子是否“落伍”可以从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自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来评价,单纯用孩子没出过国就“落伍”来将孩子归类,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还会助长攀比的不良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