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国“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迎来建校110周年庆典。这个庆典,既属于这所大学,也属于所有在海内外推动华文教育、传播中华文化的人们。“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中国有6000万海外华人,不管他们漂泊到天涯海角,始终对祖籍国、对中华文化有着无法割舍的向心力,这其中教育居功至伟。
“宏教泽而系侨情”,这是暨南大学的办学使命。这所侨校110年间三落三起、五次播迁的历史,就是海外华人眷恋祖(籍)国、祖(籍)国心系海外游子的一部生动历史。
110年前,21名爪哇归国侨生风尘仆仆抵达金陵薛家巷,开启百年暨南办学征程,点亮了中国华侨教育的星星之火。当时,海外华侨办学在师资、教材、经费等种种困难,教学质量不能尽如人意,华侨父老乃有送子弟回国读书的愿望。晚清政府于是开办了暨南学堂。后来,学堂因学生锐减而陷于停顿状态,被合并到其他高校。1949年后,长期饱受欺凌的海外华侨爱国热情日益高涨,纷纷送子女回国就学,接受祖国的文化教育。自1949 至1957年回国求学的华侨青年共有4.3万余人。面对巨大的需求,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东重建。如今,暨南园现有来自107 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小联合国”。
不独暨南大学,中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招收留学生,也非常欢迎海外华人,华人子女回国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们来往于祖(籍)国与住在国之间,行走于不同的文化之间,成为公共外交的参与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人类发展的推动者。
“言忠信,根在中华;行笃敬,走遍万邦。”不管华人走到哪里,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依旧。不管在中国革命时期还是建设阶段,华侨华人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
随着21世纪中国的崛起和国力的增强,华文教育事业也有了极其快速的发展,包括暨南大学在内的中国国内的华文教育领域迅速发展,海外华文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华侨华人学习中文已形成高潮,还有许多国家出现了“汉语热”。
110年间,暨南大学为海外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华文教师,推动了华侨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中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和华文教育的重要基地,与世界各地的华文教育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起到了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桥梁作用。
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官方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成绩斐然;海外华侨华人的华文学校依靠祖国和侨胞的支持,发展也极为迅速,他们传承中华文化的成绩令人瞩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如果离开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海外华侨华人很难维系自己的血脉亲情。这就是华文教育的最大意义所在。今天,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前所未有地频密,在美国的留学生中有1/3来自中国,在了解世界同时,留住自己的文化血脉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
家国兴,侨教兴。不论华人走到哪里,教育在,华人与祖籍国的血脉就不会断。
——摘自美国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