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法国高等教育录取改革方案提交至法国部长会议,并将于12月由国民议会审议。本次改革旨在改善法国高校的录取程序,结束抽签制录取模式,提高本科毕业率。
据悉,名为“大学生计划”的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加强志愿指导,从高三起引导学生选取专业;二是改变录取程序,帮助毕业生进入心仪或适合的专业;三是实行定制教学,促使教学更加灵活有效。此外,法国高校还将增加热门专业的录取人数,增加教师岗位,将大学生纳入全面社保等。法国政府将为此投入5亿欧元,新方案在审议后将于2018年开始实施。
高校目前运行的“后会考录取平台”将被新的系统代替,影响主要在两方面:首先,志愿填写数量从24个减少为10个,不再区分前后顺序,住址也不再作为录取标准。所有的志愿都将由大学教学团队进行审核,学生可以根据院校回复选择心仪的专业。其次,高校对毕业生的志愿申请将采取“同意”“同意但有保留”及“等待”三种方式。在第二种情况下,高校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动机、规划等为其制定个性化方案,学生也可参加一年预科,以更好地满足专业要求。在某些“供不应求”的专业,毕业生将进入“等待”状态,接受特别委员会“量身定制”的课程建议。
该改革方案自10月底宣布以来,引发了广泛讨论。不少大学生工会和家长联合会质疑,此举将全面放开目前部分名校采取的“选拔制”,损害学生的教育自由选择权。
法国法律规定,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的学生均有权接受高等教育。目前,法国公立大学以学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及住址为标准进行专业录取,对一些供不应求的专业采取抽签方式。近年来,法国大学生每年增加2万—4万人,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22年,部分热门专业僧多粥少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今年高中毕业会考后,近9万名法国高中毕业生一度面临无学可上的窘境。
在此情况下,法国各界都有意改善现状。本次改革,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竞选承诺之一。法国总理菲利普曾表示:“目前的高校录取机制已经失效,引起了广泛的不满。一方面,法国本科毕业合格率只有40%,二是‘抽签’成为进入高校学习的决定性因素,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成绩和努力。”
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是从高中起即加强志愿指导。具体措施包括由专门教师为每名毕业班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的指导,派遣大学生进入高中校园介绍大学课程,部分大学课程向高中生开放,以增加高中生对大学专业的了解和适应。法国高等教育部长维达尔认为,学校与学生一起选取志愿、制定学习计划,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其设想做出最佳选择,使其少走弯路。
但一些人担心,这一改革方案是给学生预设门槛,对学生资料的审核是“变相的筛选”。“个性化指导”“量身定制”等提法具有模糊性,恐怕会变成“强制性要求”,从而使学生失去选择自由。法国全国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勒巴表示,“目前很多高校专业都供不应求,高校掌握了学生的学业情况和专业选择,可能会对学生进行筛选。”(龚 鸣)
(《人民日报》 2017年11月24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