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记者来信:“大班大校”何时休
2001-12-20    

字体大小:

    西宁12月19日电(记者钱荣)

  记者近日走访了西宁市部分中小学后发现,目前,这个城市的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着“大班大校”问题,其中一所市级标准化小学在校生人数竟超过设计规模3倍。这些学校教室拥挤,操场窄小,环境杂乱,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西宁市虎台中学和虎台小学是西宁市最年轻的中小学,也是西宁市的标准化学校,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然而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这两所学校学生人数严重超标,存在种种隐患。

  虎台小学1986年建校,按当时的设计规模,应设11个教学班,每班可容纳学生38人,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学校已有24个班级,平均每班有学生66人,最多的达72人。

  据学校副校长王春萍介绍,按设计标准,虎台小学的学生人数不应超过500人,而目前已达1586人。学校的舞蹈、音乐、美术、实验等一些专用教室也被挤占,严重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人数猛增也造成了楼梯和厕所的拥挤。每到课间和放学时,楼梯上顿时拥挤不堪,对学生的生命安全形成了威胁。虽然学校已经采取了分层、分楼门进出、派教师维持秩序等措施,但老师们仍是提心吊胆,生怕出现意外。

  邻近的虎台中学也存在类似问题。这个设计规模可容纳1400人左右的学校,目前在校生已近2800人。

  记者在学校的电脑教室看到,面积只有54平方米的房间里,密密麻麻地摆放了68台电脑,加上70多名学生,教室里拥挤不堪,连讲台上也摆满了电脑,给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带来了许多困难。而且由于教室紧张,这间电脑教室还是占用了原来的音乐教室,过去教室里有比较好的钢琴、音响,现在却放在仓库里,学生们上课只能在教室里听录音机和老师清唱。

  虎台中学校长张建国说,学生多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还影响教学质量。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大班大校”的问题还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学校学生太多,近3000名学生只有一个200平方米的操场,做操时连胳膊都伸不开。

  据介绍,目前,西宁市城市教育资源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15年来西宁市没有建设过新的中小学,而城市人口已从60万人发展至目前的近90万人。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对外开放,户籍管理放宽,城市人口增长过猛,特别是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中心城市,许多农牧区离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都在西宁安家,目前要接受1.41万名外来人口子女入学,原有中小学已难承受。此外,由于政策限制,国家和省上扶持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有关专项资金均限投入到农牧区,西宁市不能享受,而西宁市财政困难,自身投入难以满足城市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全省出现了边远农牧区教育资源投入多学生少,而中心城市教育投入少学生多的不平衡现象。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恩科近日与部分人大代表视察了西宁市几所中小学后认为,在发展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同时,城市教育面临的问题也应引起广泛关注。

  据了解,对于目前存在的“大班大校”问题,西宁市政府近年来也多方面筹措资金予以解决,近两年就贷款近2亿多元用于中小学的基础建设,今年还计划投资5782万元,新建海湖路学校、西宁五中理化实验楼、改扩建东关回族女子小学,并对市区三县及市属28所中小学校危房进行改造,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西宁小学生素质教育抓“两课”
· 西宁严禁学校利用假期补课
· 西宁:捐资助学变成“真实的谎言”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