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城市青少年性早熟问题令人堪忧
2001-12-30    

字体大小:

    过节,热闹的是学生,敏感的是老师和家长。“我孩子收到同学送的贺卡,上面有一颗红色的爱心!”“神经过敏”的父母们这些天忙着将“情报”直接递送到老师那里,分析、推理、论证;而孩子们说,大人们的担忧都不在“点”上。

  这一代孩子早熟起来

  “现在,学校里每天有男女生背着书包手牵手进校门的!”一位市重点高中的老师惊叹地告诉记者,“这在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可如今,学生就这么做起来,老师没有思想准备,很被动。”不管有无准备,这一代孩子不可避免地早熟起来。从世界范围看,泛滥的营养保健品和媒体的性信息使青少年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总体前倾,而这种趋势在我国表现得更加显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孩子性生理发育较10年前提早了“近1岁”。其中,男生首次遗精的年龄从10年前的14.43岁下降到13.85岁,女生初潮的年龄则从10年前的13.38岁下降到12.54岁。青少年“最初关心性方面的事情”的年龄也从10年前的14.71岁下降至目前的14.01岁。

  身体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带来的是内心深处激烈的冲撞,开始关注自身性征的青少年有许多需要求解的“问号”。

  青少年性知识教育滞后

  旧话重提,学生性教育滞后是教育界公认的现实。因为面对眼下这批“日长夜大”的孩子,性教育更显得捉襟见肘。

  一项城市11至17岁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的调查更让人深思:77.37%的男青少年在自己首次遗精时没有向任何人请教,33.58%的女青少年明确表示对自己的初潮感到惊恐。青少年在回答“婴儿由哪里出生”时,将近一半的人表示“不知道”或作了错误选择。

  “和孩子怎么说这种事?”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没有平等、开放、对话的心态,使得这些原本最具亲和力的性教育实施者,往往避重就轻,甚至“胡言乱语”。他们非常赞同对青少年开展健康的性教育,却回避教育者的角色,认为最好由教育部门承担。

  学校性教育同样不容乐观。“课上讲的我们早就知道,不懂的又不教。”在学生眼里,生理卫生课“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不“解渴”。

  “学校性教育主要停留在人体卫生、心理健康层面,”永明中学校长俞伟慧坦言,两性交往仍是不敢涉猎的“禁区”。很多老师顾虑,一讲明反而点“醒”了他们。

  实际情况是,不管你讲不讲,青少年性意识觉醒是必然的。师长们欲言又止,孩子们只能“自学成才”。调查显示,青少年获取性知识最主要的来源是书刊、杂志、影视作品等大众传媒,比例高达60%多,更有4.38%的人从黄色书报中获得相关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将近一成的男青少年表示对自己性意识、性行为影响最大的是电脑网络。

  “‘放牧’式的性教育是危险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肖建国说,青少年辨别能力、抵御能力弱,没有正确指导,极易走上性罪错的道路。他曾代理过一起特殊的强奸案,一名15岁的男孩和一名13岁的女孩发生了性关系。男孩交出一本名叫《性爱》的书,说班里同学们传着看,心理好奇。在看守所里,男孩懊恼而无助地问:“我能不能告那家出版社?”孩子的世界,让你看不懂

  性教育还在上演“蜻蜓点水”。学生们正以自己摸索来的一套方式彼此交往着。

  “我真不懂,现在的孩子脑子里究竟想些什么。”陈女士的儿子念初一,转学到新班级。“第一天,我陪儿子一起进教室,老师刚介绍完,就听见底下的小女生们议论纷纷‘好帅啊’,声音还特别响!”叫人看不懂的“镜头”有很多。留心一下,你时常能在麦当劳里看到一对男女生甜蜜地同啜一杯可乐;放学路上,背书包的他带着背书包的她,把车蹬得飞快;有时,延中绿地的石凳上两个穿校服的影子相依相偎……调查表明,有近30%的青少年表示有“亲密的非恋人异性朋友”,这一比例比10年前上升了18个百分点,而“第一次约会”的年龄下降为14.51岁。中学生中与异性身体有接触的青少年比例明显增多(男生51.27%,女生39.28%),接触的程度也都有所加深。在已接触过异性身体的青少年中,约78%的人停留在牵手,17%左右的青少年已拥抱过异性,其余的则进入了亲吻、爱抚层面,甚至发生过性关系。

  “这些数字的变化,客观上来说是正常的。但需要深思的是,数字背后的世界可能落在了师长们的视线之外,成了缺乏有效引导的‘真空地带’。”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认为,要在开放环境中进行开放的青春期性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是三根支柱,“坦诚”是根基。杨雄提出,不能指望一堂课就能使人终身免疫,相反性教育是伴随一生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湖南力保灾后按时开学
· 北京海淀征订教材 初一高一必修性教育
· 女生身心发育亟待重视
· 教育专项调查:性教育学校家庭一起抓
· 性教育调查研究:中学生最关注婚恋教育
· 开放的时代呼唤开放的青春期性教育
· 专家认为,性教育是青春期的头等大事
· 与孩子谈"性"色不变 察觉孩子性萌动九大招
· 青春期性教育展在京开幕
· 香港中学生对性暴力警觉不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