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秋季高考的“热身赛”
今年上海春季高考进入第3个年头了。按照预测,2002年全市报考人数至少达1.5万人,因为去年秋季未被录取的考生有18000多名,还有历届生2000多名。但实际参加全市统一文化考试人数为9053名,比去年还减少850名。春季高考人数缘何逐年减少、出现如此“人气不旺”的局面?
春季高考“人气不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生源少,仅局限于历届生和落榜生。今年上海高校春季招收1875名新生,仅占全年高校招生总数的2.17%。由于今年考生减少,而高校招生计划数有所增加,所以报考数与录取数之比由去年5.5∶1降至了5∶1以下,也就是说,在平均5个不到的考生中就可有一个考取高校。目前,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春考是“鸡肋”,考生报名考试只是将其看作是秋考的“热身赛”。但大多数考生还是将春考看作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满足许多秋考落榜者进大学深造的愿望。
翻开上海高校春季招生目录,不难发现参与招生的学校都是高等职业学校或地方院校,而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特别是名牌大学则按兵不动,尚未向考生敞开大门。2002年春季招生计划中,招生学校包括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11所高校,仅占上海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反映,目前春季高考尚处于试验阶段,亟需调整政策和完善措施。譬如,按照有关规定,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读学生不能报考,春季高考生源仅局限于历届毕业生或落榜生,不仅生源数量少,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像他们这类名牌大学就很难挑选到理想的学生。
昔日,高考被人们视为“一考定终身”;而如今,不少考生则是“多考定方向”。据了解,2001年上海市秋考招生上线考生中,有2800多名考生主动放弃了被招生院校录取的机会。在这些“中途反悔”的考生中,有些是因志愿填写不当或为选择理想大学深造。市东中学王力方同学“眼界”就很高,他说:“我去年秋季那一次考了465分(上海试卷),和理想中的上海交大失之交臂。由于我只填了第一批的志愿,所以在秋考中落了榜。今年春考只是抱着练兵的心态来的。说实在的,春考的招生院校没有一所在我理想范围,我瞄准的还是秋季的那一次考试。”而学校教师则认为,春季高考是今后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下去,在导向上要鼓励考生参加多次考试,不要把眼睛紧盯在秋季高考上。学生想考本科、理想的学校是积极向上的表现,接受更优秀的教育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从自已的实际出发,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上海是全国最早实施春季招生的四个省市之一。虽然整个春季招生录取人数只占全年招生数的2.17%,但作为推进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春季招生的意义不同凡响。上海高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齐永昌说,高考改革的最终结果是一年两次考试、两次招生,应该将考试办法和招生政策统一起来。到那个时候,参加春季高考的考生范围将不再局限于往届毕业生和落榜生,更多的应届毕业生也将加入其中的行列,他们将提前完成自己的中学学业,先人一步踏入高校的大门,这也将大大推动高中学分制改革的发展。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人才选择机制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到了那一天,也就是春季招生这块“试验田”丰收的时候。(新华社记者 刘军)
北京:考生上学出路相对多
2002年是北京试行春季高考的第三个年头,今年计划在京招生1500人左右,实际报名人数近5000。北京春季高考招生同样面临生源不足。
春季高考在北京仍显得不够红火。原因何在呢?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做了如下分析:首先,北京是全国教育中心,北京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多一些,上大学的出路多一些。近几年的秋季高考,北京考生的升学率都高达70%左右,落榜生相对较少,参加春季高考的也相应减少。其次,由于考虑到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春季高考不允许高等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其它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学校在校生报考,也是报考人数不多的一个原因。此外,本科专业比例少于专科专业,也使得春季高考对北京考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据了解,报名参加北京春季高考的几乎全部是往届秋季高考的落榜生,他们的知识水平相对低一些。这是为什么参加春季招生的10多所高校全部是北京市属、市管院校而没有全国重点院校的原因。(新华社记者 江涛)
内蒙古:春考未现夺目的光环
今年内蒙古共有17107人报名参加春季高考,比上年猛增6491人,对于那些想实现大学梦想的学子来说,春季高考确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在一些学生和老师的眼里,春季高考远远没有秋季高考身上的光环夺目。一方面,春考招生的院校稀少,且几乎全为非重点;
另一方面,考生都是往届毕业生,有些考生明显存在着心理阴影。
对此,自治区教育部门的一些官员认为,去年顺利试行春季高考,较深的体会是首先春季高考为内蒙古考生参加高考、实现大学梦想提供了一次机会,去年有3838名考生通过春考升入了大学,且近一半被北京市的12所高校录取,这是广大考生从春季高考中得到的最实在的利益。
其次,春季招生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并推进了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改革进程,春季招生取得了成功经验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第三,作为新生事物,春季高考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规定和操作办法,特别是需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以使全社会对春季高考加深了解,摒弃偏见。(吴献 李辉 师新星)
安徽:省外院校指标“吝啬”
安徽省第三次春季高考1月29日、30日两天举行,记者日前从安徽省高校招生办公室了解到,今年安徽省春季高考报考人数与往年相比明显下降,参加招生的44所高校全部是本省学校。有关人士分析指出,北京、上海等地高校未在安徽招生是使报考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安徽省春招亟需外省市高等院校的支援。
安徽省高校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有鹏介绍说,实行春招试点的初衷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状况,提高录取比例,为考生提供更多录取机会。在“高考大省”安徽,每年都有大批成绩优秀的考生由于秋季招生录取比例太低而落榜,春季招生是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安徽省内院校尤其是本科专业数量少、容纳能力有限,必然要通过安徽与其他省市的人才资源交流,把考生输送到外省高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现实却是,今年外省院校没有在皖招生计划,安徽省的春季招考成了“内部消化”,这对安徽省的高考改革是很不利的。
刘有鹏告诉记者,今年春季高考报考人数约为2.5万多人,去年有2.7万多人,而2000年第一次试点安徽有近4万人报考,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他分析原因时说,今年北京和上海的院校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来皖招生,参加招生的都是安徽省内的本专科院校,相比之下,去年有上海的3所院校,2000年北京有10所高校来皖招生。据了解,由于安徽省内院校本科专业设置较少,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以及知名度等方面也不如省外一些重点院校,同时考生迫于当前就业领域要求普遍较高的现实而更希望考进外省院校本科专业。刘有鹏说,招生学校的限制对考生的吸引力不够已经造成春招热度下降。
刘有鹏还指出,安徽省春季招考的生源水平是比较高的,2000年春招文科最高分为610分,理科为651分,文理科本科控制线分别为522分和521分,比1999年秋招分别高出23分、34分;2001年春招文史类最高分618分,550分以上的达118人,500分以上的达1129人,理工类最高分达到685分,600分以上的有89人,500分以上的多达4363人。本科控制线:文史类500分,理工类521分。但是由于外省院校少、各院校本科专业招生计划少,很多考生只把春招作为秋招前的“练兵”,春季招考并没有发挥出“分流考生、提高录取率”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省外院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对春招的本科招生指标显得“吝啬”?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随着春招试点范围的逐年扩大,各省市已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盘活本地的招生形势上,不再把重点放在吸收外省生源上。此外,近几年由于高校普遍扩招,本科学生人数趋于饱和,但是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导致课程、住宿、餐饮安排上出现困难。各种软硬件设施发展跟不上人数的膨胀,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尽管多数院校表示对春季招生等高考改革持支持态度,但实际上却力不从心。
针对安徽省春招遇到的“尴尬”,安徽有关人士呼吁进一步扩大春招试点范围,各省市之间要加强高等教育人才交流,特别是高教水平较高地区的高等院校,应对春季高招给予更多的支持。(周剑虹 舒继华 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