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家长的“好孩子”和“现代人”距离有点远
2002-08-29    

字体大小:

  据《知心姐姐》杂志最新完成的“父母与孩子沟通现状”的调查显示,在问及“您最满意自己孩子哪一点”时,欣赏孩子爱学习、诚实守信以及勤快和听话的被访中小学生家长占大多数,只有为数很少的家长欣赏孩子独立、具有创新和合作精神。青少年问题专家、《知心姐姐》杂志主编林珂对这一结果表示震惊。

  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04名父母回答了“您最满意自己孩子哪一点”这一问题。他们的答案大致可以归为46类,按填答人数的多少排序,排在前10名的,大多是传统观念上的“好孩子”标准,填写这10个答案的家长超过总人数的90%。

  其中,满意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刻苦认真”或“自觉主动学习”的家长占到近四成(38.23%),满意自己的孩子“诚实、真诚、守信、拾金不昧”的家长占到15.6%,满意自己的孩子“勤快、做家务”的家长占到12.34%,满意自己的孩子“听父母或老师的话”的家长占到11.08%。

  而满意自己的孩子“有创造力、想像力丰富”的家长只占2.68%,排在第18位;满意孩子“有思想、有主见、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家长占1.21%,排在第26位;满意自己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家长的比例,只有1.05%,排在第30位;而看重孩子“能与人合作”的家长在调查中仅有4人,排名倒数第三。

  美国人才学家英格尔斯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现代人”素质概念,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求新———接受新东西、探索新领域;二是参与社会事务,表现出社会责任感;三是个人效能感和自信心强;四是思想上独立自主,不迷信传统和习俗。这一“现代人”标准一直为各国人才学研究者尊重和认同,并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比如合作意识。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我国,仍有相当多中小学生家长还没有对孩子的创新、独立意识予以足够重视。林珂认为,现代社会,如果一个“好孩子”的标准只是局限于听父母话、听老师话,学好知识、诚实肯干等方面,孩子长大成人、走出校园之后,可能会成为现代社会的落伍者。

  曾有社会调查显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爱说的三句话的头一句就是“听话”,但事实上现在的孩子渴望独立的意识很强。前不久,一位做培训的朋友告诉记者:他带小记者到广州和香港去采访的间隙,让孩子结伴去购物、观光,他只是告诉了孩子们往返路线和坐车方式。结果几个在家被父母看得死死的孩子,不但独自购回了满意的物品,而且还和摊主侃了价,标价85元的衬衣硬是被几个孩子只花25元买了回来。让孩子们最高兴的是,远离父母视线独自行事的感觉真好,并且他们发现自己能把事情做得很漂亮。

  林珂认为,尽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些话是非听不可的,但是当父母过分强调“听话”的时候,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十分不利。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让中国人体会到了“数学带来的激情”。但是,有识之士也在反思,在华罗庚、陈景润之后,我们为什么没有了数学大师?为什么菲尔茨大奖依然是花落他家?不少与会的中国数学家认为,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创新”,中国的数学家不会“提问”,原创性成果的缺乏正制约着我国成为真正的数学大国。

  林珂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我们延续了多少年的“好孩子”标准不无关系,崇尚权威,缺乏独立和原创意识。他就此呼吁人们正视这一问题,尤其是中小学生家长,需要树立现代意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孩子开学 家长到校擦桌扫地
· 政协委员激辩素质教育
· 探秘少男少女门诊:孩子的心事还真不少
· 教育部北京市联合向贫困地区捐电脑
· 山西六成中学要开性课
· “兴趣班”不应变成“创收班”
· 透视“兴趣班”逻辑
· “兴趣班”就能让学生综合素质大大提高吗?
· 素质教育缘何屡遇“红灯”
· “青苹果”的味道怎样尝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