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国务院公布《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2002-10-17    记者陈杰人

字体大小:

  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陈杰人)国务院今天授权新华社播发了最新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与1991年的规定相比,新的规定措辞更严厉,对违反者处罚更重,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严格保护。

  按照新的规定,无论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还是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任何用人单位都被禁止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

  在对待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的问题上,过去的规定是禁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这些人核发个体营业执照,而新规定则“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新法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应聘者的身份证,一律不得录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此,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有监督检查的义务,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也负有相应义务。

  新法规对使用童工的现象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按照每名童工每月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用人单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后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罚款标准提高1倍,并吊销营业执照;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而此前的旧法规,没有任何罚款标准方面的处罚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者造成童工死亡或者严重伤残的,按照旧法规的规定,首先是进行行政处罚,但新法规明确规定直接依照刑法关于拐卖儿童罪、强迫劳动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发现使用童工的情况后不予制止、纠正、查处的;警察违反规定发放身份证或者在身份证上登录虚假出生年月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发现申请人是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仍然为其发放个体营业执照的——新法规规定给予这些人员记大过以上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文艺、体育单位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的情形,法规规定必须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并由用人单位保障被招用者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规定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1991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同时废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让孩子掌握预防意外伤害技能
· 让暴力远离校园
· 宿舍练弯腰8岁女童不慎致瘫 学校该不该担责
· 一小学生溺水身亡 四同学怕受责备竟不呼救
· 学生伤害事故:寻求法律之外的援助
· 被抢学生三十多名 竟无一人反抗报警
· 李鹏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 为明天撑起保护伞
· 王湛强调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 海南青少年法制教育环境良好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