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中考取消物理化学 偏理学生家长有意见
2003-05-23    

字体大小:

  北京市今年参加中考的人数为18万。文化课考试科目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五科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对于正在家备考的初三学生来说,三科的考试对他们来说不知是兴奋多一点,还是遗憾多一些。在北京市教委刚发布这个通知后,记者便看到许多备考生在网上发表的疑虑。一些家长对考试科目减少也有所顾虑,担心会影响一些以理科见长的学生的考试成绩。

    对于想借数、理、化提分的学生来说,偏科生是否能持平常心来备考呢?记者采访到一些相关人士及专家。

    取消物理化学考试 对偏理生有失公正   

    拿着数、理、化模拟试题练习册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总算能松口气了,孩子理科成绩不太好,正为找人帮着补课着急呢。这次真是捡个“便宜”,可以集中精力复习数学,但是只考这一门理科,会不会加大难度呢?她有些担心。

    谢先生则显得有些焦躁,他向记者抱怨道,孩子理科成绩非常优秀,本可以凭借理科成绩考个好学校,只保留数学一门理科考试科目,怎么能把文科的成绩提上去呢?两门文科一门理科,对偏理科的学生有些吃亏,展现自己能力只能通过一门学科了,三门学科的考试是不能显示出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的谢先生对孩子是否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有些迷茫和不安,不像五门学科考试那么自信、有把握了。

    康女士说,新实施的考试方案,对偏科生存在偏颇,孩子在心理和情绪上很难接受,作为家长也只有事先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再做孩子思想工作,只希望科目的变动别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白先生心存焦虑地对记者说,由于“非典”,学生在家中自学时间较长,又得知中考科目减少,学生不参加复习直接参加中考,他和孩子心中都没有底了。以往的考试,老师都会有侧重点地带领学生系统复习,可这次,只能依靠完全自学了,是否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最好的复习呢?希望老师能在网校上发布相关的复习重点,或对学生进行冲刺复习。

    语数外为基础课 不存在偏科问题   

    记者拨通了北京市教委的电话,董先生告诉记者,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此决定并非没有根据。首先,语文、英语、数学为最基础的文化学习科目,再者他们对考生进行过合理测算及评估,可能会对偏理科的学生造成一些心理压力,但总体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

    北京师大附中实验中学的杨老师告诉记者,只保留数学、语文、英语三门的中考科目还是比较合理的,在这种非常时期可以给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从学生整体成绩来看,偏理科的学生比例比较小,所保留的三门考试课程是考学生的基本功。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赵忠心老师说,作为家长,首先要帮孩子认识到此举措的好处在哪里,教育部门在非典时期照顾了考生的健康问题,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应对这三门的考试。而且语文、数学、英语是最基础的学科,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可以得到体现,家长和学生都应该理解。对于偏科的学生,应该调整心态,把精力集中在三门课程的复习上,要给自己增加信心。一般说来,理科学习好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应该尝试着把理科的学习能力和方法,有选择性地迁移到学习文科上来,不要为自己偏科问题耗费学习精力。要集中精力,取长补短,争取考个好成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上海:高中录取率98.45%
· “期中考试”吓怕小学生
· 择校是“救命稻草”吗?
· 江苏热点高中名额分配学生家长反响强烈
· 天津中考 政治开卷
· 江苏中考政策作重大调整
· 全国首例中考泄密案终审定案维持原判
· 北京:今年中考取消录取分数线
· 北京:15.7万小学生免考升中学
· 北京小学升初中改革方案出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