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集中地义务教育负担沉重,专家认为应建立基于流动人口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晋江市是福建省吸纳农民工最多的地方,早从2002年起,晋江市就开始将外来农民工子女纳入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保障体系,实现了本、外地生无差异就学。本外“杂处”、公平就学受到了外来工的极大欢迎,目前外来工子女已占到晋江市在校生的半壁江山,“生不分地域”的教育新格局在晋江初步形成。
但记者近日在福建、广东一些地方调研发现,各地在落实流入地、公立校“两为主”政策方面存在较大悬殊,并形成了认真执行者“不堪重负”、敷衍对付者“一身轻松”的不公平现象。一些专家认为,在农村小学初中将全部免收学杂费的新背景下,一些农民工集中地将因贯彻“两为主”背上更为沉重的教育经费包袱,当前应加大对这些地方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建立基于流动人口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8月21日,厦门启动农民工子女入公办学校派位报名工作,将采用电脑随机摇号的方法吸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一律免收学杂费和借读费。新华社记者 黄臻 摄
福建第一财政县陷入教育窘境:目前晋江中小学校的容量基本达到极限,教育投入越来越不堪重负。
晋江市是福建省经济最为活跃、财政状况最好的县级单位,2006年晋江市财政总收入48.6亿元,其中地方本级收入21.2亿元,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超过5亿元,占到了总支出的3成左右。但晋江市教育局长庄应端却向记者诉起了苦:目前晋江中小学校的容量基本达到极限,教育投入越来越不堪重负。
记者深入晋江一些乡镇小学发现,教育局长的诉苦并非虚言。陈埭镇是晋江第一大镇,本地人口八万人,外来农民工40万人,全镇小学生15268人,外来生就有11367人,占到了74.4%,外来学生已明显超过本地。在陈埭镇,小学班均生数达到了62.1人,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小学班均生数,而鹏头、霞村、西坂等几所小学班均生数甚至在70人以上。在新塘街道瑞鹊小学,校长杨志芳说,五年级原来只有两个班,但这学期一下子增加到了130人,不得不分拆成三个班。
小学人数暴增,初中外来生增长的势头也很明显。2004年,在晋江就读的外地小学生升入本地初中的比例不足50%,2006年则达到了83%。2006年初中在校外来生9057人,比2004年增加6922人,相当于增加128个教学班。
记者了解到,晋江市是闽南有名的侨乡,改革开放后华侨捐资助学蔚然成风,加上地方经济相对发达,晋江的中小学办学条件向来不错。但随着外来学生的大幅增加,目前晋江不少学校生均校园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等指标却达不到“双基普高”的要求,教育先进县很多硬件指标是“后进”。在陈埭、青阳等乡镇,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电脑室等专用教室都挪为上课之用。
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天奇介绍说,晋江一个县级市接受了全省1/6的外来学生,临近的石狮市人口只占全省的1%,接受了全省5%的外来学生,比有些中心城市还要多,教育经费、教育管理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农民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对于很多农民工来说,让孩子在打工地上学不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行为。
“与过去只身一人外出相比,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家庭的移入将大大改变流入地的教育需求。”晋江市教育局初教科科长蔡金禄说。
2006年下半年,晋江市教育局曾经做过一次大型调查,结果显示,现有10万外来学生中,79.7%是随父母一起以家庭形态生活在晋江。按平均每个打工家庭1.3个孩子在晋江来推算,至少有7.7万个家庭在晋江生活。广东省有关部门的调查也显示,61.5%的农民工希望自己的小孩在打工地上学,以家庭为单位流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初步具有移民倾向。对于很多农民工来说,让孩子在打工地上学不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行为。
“但目前教育资源的安排还是以常住人口来规划,这就造成了供需的极大矛盾。”蔡金禄说,以晋江为例,本地常住人口100万,外来人口80万,但现有公办学校基本是按100万常住人口适龄儿童就学需求规划设置的。
除硬件设施外,教师编制将是一大难题。目前晋江全市小学教师编制为6011人,现有公办教师4974人,缺编1268人,占比21%。2006年秋季,晋江市公立校接纳义务教育阶段外地生大约在77000人,按1:23的师生比例,就需要3348名老师,晋江因此至今还聘用了1140名代课老师。以一名老师两万元/年的保守经费来算,就至少需要6698万元。
晋江市经过测算,每产生100亿元GDP所需的外来工,将带来1.2万至1.5万名学生就读。预计到2010年,晋江市常住人口及外来工总数接近250万人,外来学生数达22万,其中小学生12万人。按现有教师编制,今后五年还须补充2700名。
广东省副省长谢强华介绍说,在东莞,建一所千人规模的学校,仅建筑方面的成本就要2000万元。按现有需求,东莞一年要建60所,需投入12亿元。他认为,除了经费的压力,更重要的还有教育管理方面的压力,完全靠流入地来解决难度很大。
专家认为,晋江面临的困难具有普遍意义。过去那种依据户籍人口来规划教育资源的做法已面临极大挑战,建立基于流动人口的教育资源配置新体系势在必行。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甘满堂分析认为,就晋江这类地方来说,相较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其经济支柱是高度依赖农民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农业社会到初步工业化也是在近10年左右时间内才完成的,社会结构还更多留有农村的特征。在这一类地方,因城市人身份享有各类优质社会资源的既得利益者少,农民工进入门槛低,实现公平化教育也相对容易,这是吸引打工农民进城、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契机。
甘满堂认为,虽然国家要求流入地、公立校“两为主”来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但各地执行力度差别很大,并形成了认真执行者“不堪重负”、敷衍对付者“一身轻松”的不公平现象。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在晋江临近县(市)务工的农民工,也将孩子送到了晋江的学校。仅池店镇的小学,就有一千多名学生的父母在临近的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打工。
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天奇告诉记者,晋江是福建省落实“两为主”政策最好的地方,其面临的困难也具有普遍意义。2007年全国农村中小学生将免收学杂费,相关费用势必由各级财政来承担,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则更多落在地方。像晋江一个县级市,各乡镇虽然工厂林立但都还是农村,越来越多外来学生的教育支出单靠一县来承担确实不堪重负。李天奇还担心,内地一些农民工大省学杂费减免部分各级财政承担了,可大量的学生却流到了沿海地区,目前又没有建立省际间的协调机制,可能会造成“不该补的补了,该补的却没补到”的现象。
不少专家认为,农民工家庭流动的趋势正日益明显,过去那种依据户籍人口来规划教育资源的做法已面临极大挑战,建立基于流动人口的教育资源配置新体系势在必行。他们因此建议:
落实“两为主”应分类指导,对晋江一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对农民工依赖程度高的地区,可重点推进。
建立基于流动人口的教育转移支付政策,对认真执行“两为主”政策的地区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减轻其因接纳外来生而承担的教育经费压力。
结合城镇化步伐,将农民工子女纳入一地教育布局的长远规划,及早进行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
作为输出地也要考虑流入地的压力,输出地要解决农民工女子的入学问题,特别是留守子女的入学问题,不要把“两为主”变成流入地单方面为主。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