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制 并非校长说了算
2009-07-23  中国教育报  刘京海

字体大小:

  校长推荐不是校长说了算

  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 刘京海

  2009年,上海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名额为100人,该校在上海市选择了25所高中作为首批试点学校,闸北八中有幸也成为试点学校之一。

  上海大学自主招生改革与众不同之处主要有3点:第一,实行中学校长推荐;第二,不进行任何文化考试,抽样50%的学生进行面试;第三,高考时分数线达一本线即录取,专业任选。从我校的实践来看,整个选拔推荐过程平稳,在推荐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不良反应。

  在上海大学推行此项改革之初,也有很多人担心,在整个中国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进行这一探索,风险很大。但在我看来,高考不能等诚信制度完善了才改革,而应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诚信体系,上海大学的实践为此开了一个好头。

  上海大学规定,每所学校的推荐方案须由中学报给大学,经大学审核通过后才能实施,方案的重点是推荐的标准与公开透明的推荐流程。说到底,校长推荐是一种责任机制,绝不是校长说了算。校长的责任,是通过组织形式和工作流程,保证把愿意报考上海大学,同时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选拔出来。我校为了此次选拔推荐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学校各支部、行政和教师组成的领导小组,共同制订推荐方案,组织教师进行推荐,初步名单在内部征求意见,最后张榜公布,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上海大学通过面试,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考试则通过高考来检测。这样一个系列步骤,形成了一个个公开、公正、透明的环节,共同来保证选拔的公正性、合理性。

  无论是上海大学还是此次试点的25所中学都是第一次尝试这项改革,因此有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比如,如何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大胆推荐有特点、有特长的学生?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中学间的互动,从学生高一一进校,中学就根据大学的特点为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等等。这里面,就牵扯到因材施教。近年来,人人都在谈因材施教,但对其内涵了解却不深。我认为,因材施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这个人才的特点教之,二是选适合培养目标的人才教之。这两层含义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可能基础教育更多的是前者,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后者。上海大学的招生改革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媒体报道北大明年也将尝试中学校长推荐制,这虽然是件好事,但北大面临的问题可能会比上海大学更多,改革会更复杂。

  高校自主招生要进一步推进,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一张考卷,一场考试,想选拔出适合各类高等学校需要的学生显然是不可能的。我曾经提出,要把复旦、交大从统一高考中“开除”出去,当然也包括北大、清华等名校,这里的“开除”并不是贬义,而是赋予他们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实行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

  另外,上海今年有21所专科(高职)学校也在进行提前自主招生改革,他们的自主招生也采取文化测试,我认为这是自作多情,因为文化课好的学生不会参加专科学校的自主招生。可见,高校都不看文化课成绩是不对的,都看也是不对的。当务之急是把处在高等教育两头的高校招生从统一高考中“开除”出去,名牌大学自主招生,文化课以外的测试完全放开,由高校自己进行,文化测试可采取联合委托国家和省级考试中心命题。专科类的高校文化测试则应通过高中水平考试来解决,素质测试可选择相关技能素质的加试。处在中间状态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统一通过高考来选拔。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自主招生走了,强基计划来了!
· 北大清华公布自主招生初审名单 顶尖学府到底青睐啥样学生
· 人民日报:自主招生,岂能作假
· 自主招生造假将被取消高考资格
· 教育部要求:坚决打击和防范自主招生作假 切实维护公平公正招生秩序
· 什么是高校自主招生?
· 自主招生报考热度持续走高 “阳光招录”确保录取公正
· “新高考”后,自主招生路向何方
· 高校自主招生陆续启动 拿名校“入场券”需要啥?
· 77所高校公布自主招生简章 北大清华最高可降至一本线录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