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
刘利民
李敬
“北京将尽力接收打工子弟入学”
人大代表李敬提出“北京学校向打工子弟敞开应有度”,黄卫回应称,北京接收能力有限
本报讯 昨日(24日,下同),北京市人大代表李敬提出,北京学校向打工子弟敞开应有度。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对此提法表示肯定,但开放无“度”会形成‘洼地’效应。对此,北京市副市长黄卫表示,北京将尽量增加对打工子弟的接收能力。
人大代表
北京学校敞开要“有度”
昨日,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接受代表现场政务询问会上,已经70余岁高龄的人大代表李敬行至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跟前说,“我发现我以前的观念是错误的,我要检讨。”
作为四届北京市人大代表,李敬每年在人代会上都会关注一些教育热点问题。他表示,之前他提倡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应向打工子弟敞开,让这些学生跟北京学生享受同样的教育。但经过一年的调研,他发现,目前很多进京打工人员的目的发生了变化,“之前进京为北京服务,孩子没人带,所以带到北京;现在则是因为进京上学不用花钱,为孩子上学而进京务工。”
李敬表示,他正考虑今年提交相关方面的议案,“但我现在还没想好怎么掌握这个度。”
黄卫
无法掌握流动人员动态
昨日,李敬代表将关于打工子弟教育问题方面的建议现场告知了黄卫副市长,对此,黄卫表示,目前北京掌握不了流动人员动态的过程,“如果给他们建固定学校,又怕他们转移走了。”黄卫表示,目前北京市总体上还要尽可能地多接收打工人员子女入学,但接收能力还是有限的。
黄卫
北京市副市长黄卫昨日回应代表建议时表示,目前北京市总体上要尽可能多接收打工子弟入学,但接收能力还是有限的。
刘利民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昨日介绍,今年将保证34万打工子弟入读公办学校,北京的学校无度接收打工子弟会形成“洼地”效应。
李敬
对打工子弟在北京的受教育问题,已经70余岁的北京市人大代表李敬昨日提议,北京的学校对打工子弟应“有度”敞开。
■ 相关新闻
市属高校自主招生拟推广
两试点院校基本确定;区县幼儿园选址已启动
本报讯 北京将适当扩大重点院校自主招生比例,市属院校也有望加入自主招生试点。昨日,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表示,目前两所试点院校已基本确定,今后该模式会扩大市属高校比例。
刘利民表示,北京希望该试点从2010年开始推行,如果获得教育部批准,今年就要开始首批学生招生。据介绍,市教委将招生自主权完全下放到学校,试点成功,这种运作模式将在市属高校推广。目前,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被列为首批试点院校。
今年的政府报告里提出,北京将新增1.2万个入园名额。对此,刘利民表示,该计划只是解决今年燃眉之急。根据计划,三年内北京还要新建、扩建118所幼儿园。各区县幼儿园选址已启动。 (记者 杜丁)
对话
今年34万打工子弟入读公办校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表示,无度接收打工子弟会形成“洼地”效应
67%打工子弟已入读公办校
记者:今年政府报告里提到“提高公办学校接收来京务工人员子女能力”,这方面北京有具体规划吗?
刘利民:目前北京市有42万打工子女,现在67%的子女已经入读北京公办校。今年我们力争使入读公办校的学生达到80%(约34万)。
记者:剩下的20%怎么解决?
刘利民:市教委已经制定了一个三年规划,今年先解决80%打工子弟入学问题,三年后,争取使90%左右的学生都入读公办校。100%解决是不太可能的。
记者:刚才人大代表提出北京解决打工子弟入学已经产生了负效应,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刘利民:人大代表提的问题我们已经向中央和市委两级政府打过报告,来京务工人员子女的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教育问题,首先是城市管理问题。北京承载力到底多大,能接纳多少外来人员及子女?这个没有“度”的话,就会形成“洼地”效应,教育办得越好、越是免费、来的人员就越多。
市级财政已投入约一亿
记者:目前北京市中小学户籍学生跟非户籍学生的比例是多少?
刘利民:目前北京市中小学还是以京籍学生为主,但根据一项最新统计显示,2008年新生儿约十七八万,其中非京籍新生儿已超50%。
记者:打工子弟入读公办校,每年北京为这部分学生投入多少资金?
刘利民:投入经费以区县为主,尤其7个城乡接合部的区县每年都承担大量的经费。每年北京市市级财政也有1亿左右的投入。
记者:目前解决打工子弟入学还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刘利民:打工人员往往是流动的,之前在三环聚集,随着社会发展,扩展到四环,现在又移居到五环。我们的建设跟不上他们的流动,之前北京甚至想建一些流动学校解决这些子女的教育问题,当时算下来,建一所流动学校需要花费850万。另外,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完全将外来孩子聚集在一起。还是决定让他们跟北京孩子混在一起接受教育。
>>点击查看 希望2010——校长书记新春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