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代表委员建议学籍户籍脱钩 就地考试转移名额
2010-03-11  中国网  

字体大小:

  异地上学,能否不回老家高考

  高考户籍改革未能列入教改纲要,有代表委员建议学籍和户籍脱钩

  “我们一家在江苏常熟生活了20年,孩子正念高二,临近高考了,可户口还在老家浙江仙居,该怎么办?”昨日,网友“过眼云烟”在扬子晚报“两会”论坛里说,“请帮我问问两会代表、委员们,我的孩子一定要回老家高考吗?”

  网友问:孩子户口在老家,能否就近参加高考

  根据“过眼云烟”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与其取得了联系。“过眼云烟”告诉记者,她老家在浙江仙居,20年前,高中没念完就来常熟开理发店,并安了家。后来儿子在常熟出生了,但是户口还在浙江。“一直没打算把户口迁过来,因为感觉故土难离,一旦迁过来,就算真正的背井离乡了。”

  “过眼云烟”说,后来曾考虑过迁户口,但是儿子学习成绩“一般般”,觉得如果考不上好学校,就举家再回浙江老家,毕竟那里还有土地。可是儿子竟考上了常熟的重点高中,目前在念高二。“临近高考了,户口却不在常熟,学校老师说,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可我们在老家没有亲戚朋友了,不放心让儿子一个人回去;另外,两个地方教材不一样,我怕孩子回去不适应,学习跟不上。能不能就近高考呢?”

  遗憾:高考户籍改革未能写入教改纲要

  “过眼云烟”遇到的问题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正困扰着无数学子和家长。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前不久公布的新教改纲要中,高考户籍制度改革由于种种原因搁浅,最后又将相关内容从征求意见稿中删除。

  相关人士表示,这次《纲要》中关于高考招生部分没有涉及户籍限制的改革,这是因为现在条件还没有成熟,但是将来肯定会变动,不过具体怎么变目前尚无定论。高考按照户籍所在地划分的本地招生录取方式暂时没有太多变化,毕竟这与目前省属省管院校资源和中央所属高校的资源分布密切相关。“如果想要改变现有的制度格局,势必要由新的制度来替代,但是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替代制度。”

  在昨天下午的政协委员集中采访中,就有记者提出了这一问题:在京外地户口孩子上学难,特别是高三学生在北京上学还要回老家参加高考的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表示,这实际上是国家整个高考政策的一个布局,不是北大自己定的这样的政策,每个学校在自己所在地招的学生,都是有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如果是外地户口的话,应该回到户籍所在地去考。

  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也认为,国家规定,高校招生、学生报名都在户籍所在地报,这不是哪个部门或者哪个学校能解决得了的问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才能解决。

  代表委员建议:因地制宜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照此来说,那些户籍不在本地的学生还是得回老家去参加高考。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也提出来不少建议。

  1、建议学籍和户籍脱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俞学文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就曾提交关注“高考候鸟”,建议学籍和户籍脱钩的建议,今年他进一步指出,放开高考的户籍限制是个双刃剑,放开将对当地户籍的考生有所冲击。但是,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制订一些临时性的法规政策。比如设立学习档案,从初中或高中开始算,在当地读书达到多少年限之后就有参加高考的资格。这样不失为一种人性化的解决办法。

  2、就地考试、转移名额

  而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主张就地考试、转移名额。比如河南有一千人在北京考,但名额还是要算成河南的;以加权的方法解决考试科目的差异,比如我考三门,他考四门,我们可以用一个折算方法适当调整。无论怎么样也比简单地把人家赶回去好得多。

  3、首先要把欠发达地区教育搞好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代表去年就曾专门撰文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办法,妥善解决在非户籍地长期固定居住的流动孩子的高考问题,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过,朱永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比如在教育资源发达的地区,就容易带来“教育移民”等问题。所以,要从根本完全打破现在的高考户籍限制,其前提就是国家应该把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做好,没有“教育移民”了,一些大城市也不用担心教育资源被挤占了。

 

  相关链接:《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报道
 

  >>点击查看2010两会专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1291万考生迎来2023年高考
· 今年高考结束了,高考未来再思考
· “硬核”科技元素贯穿今年高考语文试卷
· 又到一年高考时,应该让考生和家长知道高考的隐形功能了
· 加油吧,1078万考生
· 2021年高考时间公布 教育部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志愿填报指导
· 聚焦2020高考:今年高考题,看点在哪里
· 教育部 公安部联合指挥调度全国高考工作
· 防控常态化,高考如何战疫?
· 教育部: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