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
“我希望我以后能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小乡村过世外桃源的生活。每天有肉吃,还弄点小酒喝喝。再给我一根钓鱼竿,每天钓很多鱼,再放掉。多么自在!”
“那你现在到农村生活也能这样啊,当然除了喝酒。”
“妈妈说,人生必须要有一次辉煌,只有经历了辉煌回归才有价值。所以,为了以后的辉煌,我现在必须得补课、搞竞赛,还要学好特长……”
推荐专题: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人生旅程,从童年起步
推荐阅读:是什么让孩子变成标准答案的奴隶?
推荐阅读:用品成人化孩子"被长大" 专家:让儿童保持童真
以上是某个“六一节梦想主题班会”上南京一位三年级班主任和班上最优秀的一位男生之间的一段对话。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他的所思所想已经大大超过我们想象。可是在成熟语言的背后,是不是又透露着一股“小大人”的不解和无奈?现在的孩子“幸福指数”到底有多高?哪些是最令孩子不快乐的事情?在“六一节”来临前夕,记者在南京市20所小学的50名1—6年级学生中做了一番“幸福感”调查。
“小童鞋”烦恼榜
“小童鞋”们最害怕哪几件事?记者调查了来自南京市20所小学的50名学生。调查显示,认为自己幸福的孩子不到1/3,而孩子们最大的烦恼来自于考试分数、大人的攀比心理、还有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而对“自我的过高要求”以及“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却是优秀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袱。
烦恼排行NO1
优秀的孩子就不能失误吗
调查中,来自于学习上的压力几乎是每个学生不得不面对的。“妈妈每天都在催我写作业、看书,每次考试分数下来就给我上‘紧箍咒’。”四年级的小超告诉记者,自己有点顽皮,坐不住,在班上的成绩中等,不过很喜欢航模、机器人这类动手活动。“不过不管我这些玩得多棒,妈妈看到的只是我的成绩和排名!”而在鼓楼区一所名校念五年级的小雨同学告诉记者,作为“好学生榜样”也有着一般孩子想不到的压力。比如她在班上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不仅是同学把她当做超越的目标,就连同学家长在鼓励自家孩子的时候也会拿她当“标杆”。有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她就听过一个家长对孩子说:“你要是考试超过了小雨,我就给你买礼物。”一开始,这样的情况并没有让她感到压力,直到有一次考试失利后,不少同学都幸灾乐祸地对她说:“这次总算是超过了你,真是太高兴了。”小雨说,考试失利后本来就有些沮丧,再听同学们这样的“冷嘲热讽”,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正是因为平时成绩好,表现好,父母和老师对我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小雨告诉记者,现在一旦有哪次考试没发挥好,家长和老师就会找自己谈话,并用“你是很棒的孩子啊,怎么能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呢?”每当这时,她就会羡慕起班上的“中不溜”学生,不聚集太多的关注也是一种幸福。
烦恼排行NO2
爸妈说我不如别人家孩子
采访中,记者发现,孩子们最恨的一种生物叫“别人家孩子”。 “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还是达不到爸妈的要求,在他们眼中永远都不是第一名。”在不少学生的烦恼中,不被父母认可是另一大要素。正如网络上热炒的“有一种生物叫作人家的孩子。”在不少家长眼中,同事的孩子、自己孩子的同学好像总是样样出色。“你怎么就不如人家谁谁谁”成了家长们对自己孩子不认可的口头禅。在游府西街小学读三年级的小妍说,自己在班上的成绩还算不错,但却很少能听到父母对自己的表扬。“他们总是拿我和同事的孩子做比较,要么就是谁家孩子奥数学的比我好,要么就是谁家孩子听话懂事,我在他们眼中就真的没有优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