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教改农村包围城市:新课改十年名校名师屡屡缺位
2011-08-04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项工作:在10月份召开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上,将介绍民间自下而上的教育探索,精选出来的十几个基础教育改革成功案例是研究院工作人员经过长达半年的实地调研、研究归纳出来的。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案例大多来自中小城市、乡镇的普通中小学校。与之对应的是,大城市学校和名牌学校的缺位。

  一位乡村教师的话与此现象相呼应。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从今年起开始资助山西吕梁山区优秀的一线教师到北京学习参观。第一批被资助者中有位教师来自国家级贫困县,曾经在乡村中小学任教。在与中国青年报记者聊天时,这位教师颇为忐忑地说:“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我们去北京有名的中小学参观学习,可我怎么觉得这几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比我们那儿还陈旧落后。说是自主课堂、启发式教学,其实只是形式而已,老师其实还是在满堂灌、一言堂。”

  在北京,记者曾经遭遇过这位老师所说的情况。一次,记者到北京一所示范性高中旁听一堂公民课,老师让学生讨论公共事务,并提前把课堂上讨论的内容打印出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在课堂上只有举例,没有争论,也没有自己的观点,就像是在演一出戏。这样的课堂,被当作示范课,全市的老师来听课。

  记者也曾听过北京一所名牌小学的语文课,课堂很热闹,老师似乎也在调动学生,让他们思考和表达,但表演的痕迹过重。老师过于强调课文中的细节,一个动词的意义也要讨论几分钟,而不去把握整篇课文传达出的美感和意义。整个课堂内容局限于课本,没有延伸,关键是上到最后,结论还是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

  推荐阅读 “新课改”大型网络调研: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 
  推荐阅读暑假像"第三学期" 准毕业生成"恶补"主力军
  推荐阅读教师集体有偿补习:巨额违规收费,携款撤离
  推荐阅读暑假培训缺乏规范 参训留个心眼注意维权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死板、做秀、玩花活,这些词汇与现今有些大城市中落后的课堂教学相联。的确,近几年在被关注、被认可的教改典型中,难觅大城市学校的身影,反之,大量活跃的样本来自农村和乡镇的课堂改革。

  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大名鼎鼎的山东杜郞口中学自不必说,原来很少被关注、实则步步为营推进的山西中小学课堂改革也是县城、乡镇学校先举大旗,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新教学方法,“洋思经验”也是诞生于江苏泰兴一所偏僻的乡村初中,河南县级市沁阳永威中学的“永威模式”更是名扬全国——这些叫得响的课改典型全部源自基层学校。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教改的成效、学生的收获,给予我们的是教育方式在不断改进的希望和信心。

  中国青年报记者还了解到,在教改不断推进的浙江,一些地市涌现出的新课堂形态,都不是城里的名校,而是一所所乡村学校。被广为传颂的教改推进者,新课堂方式的实践者,也少有名师的身影。

  一位在教育界工作3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无奈地说:“新课改已经推行10年,但是在这么大的教育工程中,曾经被树为榜样、标杆的名校、名师缺位,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总结新课改的目标,其中重要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学老师谈新课改:理想变成现实还要走很长的路
· 调查显示:不足三成教师对“新课改”成效满意
· 新课改教师满意度不足3成 逾7成表示认同理念
· 湖北首届高中课改生毕业证发放具体办法出炉
· 课改十周年 一线教师称小学低年级识字量过大
· 新课改评析:“教而不研”与“研而不教”
· “课改中国行” 新课改直指“升学指挥棒”
· 教改农村包围城市:新课改十年名校名师屡屡缺位
· “新课改”大型网络调研: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
· 新课改新观念 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