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现象:高中重点班成尴尬“围城”
2011-09-27    信息时报

字体大小:

  对家长来说,孩子一进校就分在重点高中的重点班,绝对是“脸上有光”的事。然而,对部分学生来说,这不一定是好事。开学不到一个月,记者从广州部分示范性高中了解到,在重点班里,由于学习压力和作业量非常大,加上同学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感情淡漠,重点班出现尴尬“围城”现象:普通班学生想进,部分“尖子生”想逃。

  现象1重点班命名花样多

  “重点班”在广州市各示范性高中已经升级换代,例如:多数学校分为“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和“普通班”;有的学校除了“重点班”和“普通班”之分,还有“国际课程实验班”,专门针对中国学生进入国外大学本科学位阶段学习而设;还有的学校如天河中学,甚至直接将重点班命名为“天河班”,彰显学校品牌特色。而放眼全市,普通高中的重点班的升级名称也是五花八门,“强化班”、“潜能班”、“特色班”、“实验班”,不一而足。

  由于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数高中从高一开始就设置了重点班,而且公开透明地出现在招生宣传中。如铁一中学开设4个重点班,分别命名为“理科创新实验班”、“文科创新实验班”、“理科重点班”和文科重点班,其余为平行班。广大附中高一文科、理科各设一个重点班,此外还有一个综合特色班;7中开设3个重点班,育才2个重点班,16中4个重点班,21中2个重点班,13中2个重点班,南武中学设2个创新班、4个英才班等。

  此外,除了设置重点班,有的学校还会对成绩优异的尖子生采取导师制,通过个别培优,促使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高进优出”。而各示范性高中重点班的培养效果,则可以从高考成绩得到一些体现。以铁一中学(示范性高中)为例:全校平均重点率40%左右,本科率95%;而重点班高三(1)班(首届数理创新实验班)总平均分661。2,全班同学上重点线并被名校录取。

  现象2分班模式多元化

  据记者了解,高中“分班”大概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入学时以中考分数高低分班,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有的在此基础上还分出“尖子班”、“实验班”;一种是高三毕业班分“快慢班”,以确保一定数量的“优质”学生能顺利升入更高一级学府,或者是整体提高学校的高分率和本科录取率;还有一种就是利用模拟考试、期末考等成绩,在高二文理分班时,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好的学生重点培养。

  目前,广州高中重点班主要是依据中考成绩,其中少部分学校规定,必须是公费生才能进入重点班。但是,高二分文理时重新分班也无可避免。“高一的时候有四个重点班,高二文理分科之后就缩减为两个,分别是‘理重’、‘文重’。”广雅中学高二学生小钟告诉记者,该校开设有四个“综合改革特长班”,高一新生在报到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名,然后由学校根据中考成绩和初中阶段获得竞赛奖励的情况决定进入特长班的人选。小钟透露,自己在高一的时候是曾经是“特长班”的一员,但是高二分文理科之后,没有入选新的“重点班”。“其实‘特长班’之中还有区别,有两个是‘重中之重’的‘重重点’班,另外两个则是‘普通’的重点班。两者的教学标准是不一样的。”

  与广雅中学重点班“缩编”不同,省实的学生则有机会在高二文理分班之后,从普通班“升级”进入“实验班”。据记者了解,今年考入省实的广州市考生,如果高一的时候没有被编入面向全省招生的“广东省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在高二还是有机会进入学校专门面向广州市考生开设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1291万考生迎来2023年高考
· 今年高考结束了,高考未来再思考
· “硬核”科技元素贯穿今年高考语文试卷
· 又到一年高考时,应该让考生和家长知道高考的隐形功能了
· 加油吧,1078万考生
· 2021年高考时间公布 教育部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志愿填报指导
· 聚焦2020高考:今年高考题,看点在哪里
· 教育部 公安部联合指挥调度全国高考工作
· 防控常态化,高考如何战疫?
· 教育部: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