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解读:天津深化招生入学制度改革强化公平公正
2013-04-18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解读·天津

  编者按 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备受社会关注。4月15日,教育部召开部分大城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研究部署今年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郑州、武汉、广州、成都等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从今天起,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和本报联合开辟专栏,陆续刊载这些大城市201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天津深化招生入学制度改革强化公平公正

  天津市牢牢把握公平、普惠这条主线,不断深化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制度改革,通过政策调整、制度创新,引导各区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公办小学、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小学: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

  天津市小学招生入学,始终坚持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为每一名适龄儿童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适龄学生按照区县教育局划定的学区片以及规定的招生时间、地点和要求,办理登记入学手续。特殊教育学校招生与小学招生同时进行。

  严禁学校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和变相考试;禁止提前招生;禁止分重点、非重点班和各种形式的实验班;禁止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联合招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持暂住证、户籍证明(户口复印件)、务工证明、住(租)房证明和儿童预防接种证,由区县教育局统筹就近安排在公办小学就读。禁止收取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为满足部分家长选择教育的需求,天津市坚持“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原则,民办小学在区县教育局统筹指导下进行招生。

  初中:公办校就近免试注册入学

  在优化资源方面,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整顿任务,把一大批回归公办的改制学校划入初中招生学区片内。全面完成首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惠及全市城乡1190所义务教育学校,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仪器装备、生活服务设施等均达到部颁一类标准。

  在政策导向方面,坚持公办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初中校先于民办初中校招生,把公办初中安排在首批招生,欢迎小学毕业生就近免试注册入学。这一招生方式突出了“免试”,特别是对“就近入学”给了一些弹性,小学毕业生可以在学区片内选择适合自己发展,且方便就读的学校入学。

  在保证公平方面,天津市致力于整体提高公办初中的办学水平,逐步把所有的初中学校全都划入学区片内,引导初中生源均衡分布。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成长记录的积累。

  2013年招生政策导向:进一步强化公平公正

  天津市要求各区县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有教育资源实际,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科学调整学区片、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为学生提供公平、优化和基本均衡的教育条件,合理安排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到公办学校就读。

  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根据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核准民办学校招生规模,严禁进行选拔性考试。

  进一步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工作要求,采取与本市学生同等对待的政策,进一步合理有序地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记者 宗河)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17日第2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上海:义务教育招生禁与竞赛等级考试挂钩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 义务教育招生 上海禁与奥数竞赛、等级考挂钩
· 上海公布201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
· 上海:各区县公办校招生须免试就近入学
· 教育部办公厅 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做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 教育部研究部署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
· 中小学暑期违规补课造成事故 从严追究校长责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